暖春三月,草长莺飞,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我们将目光投向江门市技师学院,聚焦一群默默耕耘的优秀女教师。她们以女性特有的温柔与坚韧,在技能人才培养的道路上,谱写着动人的篇章。她们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技能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
在她们当中,有在工科领域用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为学生开启技能提升大门的“引路人”;有在艺术设计领域用艺术熏陶和审美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美育者”;有在经济管理领域用创新思维和数字技能助力学生拥抱未来的“领航员”;更有在思政教育领域用爱心和耐心呵护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灵导师”。
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她们的故事,见证她们如何点亮学生梦想,为江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巾帼力量。
文/图 吕中言
姬文婷
帮助学生找到“信仰之光”
人物档案:姬文婷,硕士研究生,江门市技师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政治高级讲师
在知识的海洋里,她是一位孜孜不倦的探索者,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是一位用匠心育人的“思政园丁”。
“技工学校的学生是未来技能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国家的重要力量,他们能否拥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至关重要的。”姬文婷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从教多年来,她潜心钻研教学,不断探索创新,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案例和故事。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常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
在姬文婷看来,技工学校的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但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校园文化等,引导学生们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紧密结合,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信仰之光”。
由于业务能力过硬,从教以来,姬文婷先后获得广东省“当代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青年学生使命担当”主题教育项目大赛一等奖、广东省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活动月”推优展示活动二等奖等重要奖项,指导学生参加十一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比赛获一等奖。
李嘉雯
一专多能彰显巾帼之力
人物档案:李嘉雯,硕士研究生,江门市技师学院财务经管系教学教研副主任,江门市技师学院妇女委员会委员
从教以来,李嘉雯长期担任会计班班主任,为了倒逼自己快速成长,她将班级管理经验应用到班主任能力竞赛中,实现以赛促教。她先后获得江门市技师学院班主任能力大赛一等奖、第二届全省技工院校班主任能力比赛江门选拔赛第一名、第二届全省技工院校班主任能力比赛优胜奖等好成绩。
一直以来,李嘉雯致力于提升自身教研教改能力,教学之余,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教改活动,曾获广东省技工院校微课比赛一等奖、《广东技工》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及二等奖。同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各项竞赛,获江门市职业院校教师能力比赛优秀教练奖。
作为学院妇女委员会委员,李嘉雯发挥“巾帼”之力,主动加入江门市阳光巾帼志愿服务队,积极参加巾帼志愿活动;在学院内积极开展女生管理等工作,定期慰问困难家庭的学生,用心关注女教职工和女学生在学校的工作和生活,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开展侨都巾帼大讲堂的妇女思政在线课程,全方位彰显巾帼之力。
黄蓉
将创意与实践深度融合
人物档案:黄蓉,江门市技师学院传媒设计系教学教研副主任
从教以来,黄蓉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具有前瞻性的教学理念,获得学生和行业内的广泛认可。先后获2020年第46届世界技能竞赛省选拔赛“商品展示技术项目”优秀教练、2022年广东省“和谐杯”手绘设计大赛一等奖、2024年“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作品评选(教师组)一等奖等20多项重要荣誉。
一直以来,黄蓉致力于将创意与实践深度融合,培养出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又拥有实战能力的室内设计人才。
黄蓉始终秉承以教研引领创新、以教研推动发展、以教研提升质量的工作理念,带领教学团队开展微课、信息化说课、科技发明与创新,获各级各类教学大赛奖项13项,其中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4项,市级一等奖3项。
黄蓉还担任学院商品展示技术项目主教练,多次带领选手参加各类竞赛,共获得省、市级技能竞赛奖项35项。
傅颖琪
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设计语言”
人物档案:傅颖琪,硕士研究生,江门市技师学院传媒设计系室内设计学科组长
与设计结缘,源于傅颖琪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小,她就喜欢用画笔描绘心中的理想家园,怀着对设计的热爱,她考入了意大利都灵美术学院就读企业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后,她在北京市清尚研究院担任设计师三年,在此期间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参与了清华大学校史馆、北京外国语大学馆史室展、中国银行北京西交民巷钟楼等重要展陈设计项目。
2022年,傅颖琪毅然投身技工教育,来到江门市技师学院任教。“我希望将我所学到的技能和积累的经验传授给更多热爱设计的孩子,让他们也能用设计创造美好生活。”在傅颖琪看来,室内设计不是一门“标准化”的专业,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技术的传授,更是一种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创造力的激发。因此她注重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设计语言”。
从教以来,傅颖琪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带领学生参与了江门市新会景堂图书馆馆史室空间、新会人民医院文史馆空间、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等重要的展陈设计项目。此外,她还带领学生参与江门市鹤山市桃源镇中胜村、荷塘镇石龙围村“美丽新农村”墙绘项目活动等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实战”中成长,激发潜能。
由于表现出色,从教仅三年的傅颖琪已相继获得“2022—2023年江门市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表现突出个人”、2024年“国青杯”全国高级艺术设计作品比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
谢梁
坚持平等对话 实现双向奔赴
人物档案:谢梁,江门市技师学院先进制造系电气科组青年党员教师
“教育是双向奔赴的,我希望自己不仅是老师,更是学生成长路上的朋友。”谢梁用行动诠释着这句话的内涵。
在班级管理中,谢梁坚持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听他们的困惑,分享自己的经验,在课余时间经常与学生一起打羽毛球、讨论学习问题。
在电子CAD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谢梁摒弃传统讲授方式,采用小组讨论、团队合作和项目实践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们在动手操作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她指导学生设计并制作出“侨乡之光”灯光挂件、校园NFC挂件等富有创意的作品,不仅让学生们熟练掌握了PCB板的设计,还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文化的独特魅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效果,谢梁巧妙地将江门本土文化元素,如开平碉楼、长堤风貌街等融入教学之中,创新性地实施“文化+技能+思政”三维融合教学模式。在2024年江门市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谢梁凭借创新的教学设计和出色的实操能力荣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