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白沙
上一版3  
品味客家艾糍
春柳有寄
一雷惊蛰始
惊蛰·捕捉
“三八”节,母亲最美的时刻
无标题
春日蜜蜂采花忙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3 月 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八”节,母亲最美的时刻

    吴建

    母亲的一生中,很少有过真正意义上的节日。春节、中秋,她不过是全家人的“保姆”,忙碌于灶台与田间;至于“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身为农妇的母亲更是“身在节中不知节”。然而,据父亲讲,母亲曾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三八”节,那是她一生中最美的节日。

    那还是大集体时代,母亲在生产队劳动。她个头不高,身材单薄,但干起活来丝毫不输那些身强力壮的妇女。家里生活十分困难,上有长年患病的祖父母需要赡养,下有我们5个“嗷嗷待哺”的儿女。父亲是民办教师,每月工资微薄,勉强维持家用。母亲常说:“不拼死拼活地干,拿什么养活全家老小?”每天一到队里,母亲总是抢着重活累活干。别人干活时偷懒或做点私活,母亲却从不如此。她劳动积极,对集体的事就像对家里的事一样上心。谁家有难事,母亲总是有求必应;队里的两个“五保户”,母亲更是经常前去照料。可不知为什么,队里每年评“先进工作者”或“三八红旗手”,荣誉总被别人拿走。队里的妇女们为此愤愤不平,但母亲总是笑笑说:“我只要能挣到工分养家,别的不稀罕。”话虽这么说,可母亲心里一直有个疙瘩。然而,纠结归纠结,母亲一上工,还是照样拼命干、乐于助人。

    母亲的勤奋与善良终于得到了回报。1976年3月,大队又一次评选“三八红旗手”,妇女们个个直言:“这回轮也轮到‘秀玲’(我母亲的小名)了,再不评她,说不过去。”妇女主任听了大伙的意见,终于将母亲的名字报了上去。两天后,妇女主任高兴地通知母亲:“你被选上了,后天去公社,戴大红花。”母亲的脸上那几天一直挂着笑容。父亲说,去开会一定要穿件新衣裳。可母亲的衣服都是补丁打着补丁,没有一件像样的服装。父亲提议:“把我那辆自行车卖了吧。”母亲连连摆手:“不行不行,你学校离家那么远,没辆车每天上下班多不方便啊。”父亲坚持:“我以后起点早带点黑就行了,这是你好不容易获得的荣誉,得穿件像样的衣服去领奖才行。”

    第二天一早,父亲将自行车擦洗干净,推到邻居宗铁匠家。宗铁匠对我家这辆大半新的自行车心仪已久,几次和父亲谈起想买这车,父亲一直没舍得卖。现在见父亲主动要卖,宗铁匠高兴得不得了,二话没说,掏出现金就给父亲。父亲拿了钱回家,拽着母亲去供销社。他们挑选了一件蓝格子春秋衫,父亲让母亲再买一条裤子,可她坚决不同意:“还要过日子呢,这些钱留着家用吧。”见母亲执意不肯,父亲只得作罢。晚上,我们吵着要母亲穿上新衣给我们看,母亲试穿了。父亲乐呵呵地说:“你们看你妈穿上新衣服,多年轻多漂亮啊!”母亲嗔了一句:“就你嘴贫。”红艳艳的脸庞却犹如花儿盛开了一般。

    “三八”节那天,母亲穿着新衣高高兴兴地出了门。然而晚上回来时,身上的新衣服却不见了。父亲一再追问,母亲只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原来,开会时她和一位姑娘坐在一起,聊得熟了,得知姑娘的父亲患了重病,看病需要不少钱。母亲心善,把袋中昨天买衣服剩下的钱全部塞给了这个姑娘,看姑娘衣着褴褛,又把自己的新衣脱下来送给她穿。父亲责怪她:“你把钱给她就算了,新衣服怎么也给她呢?”母亲认真地说:“人家大闺女穿得破旧怎好意思上台领奖?我一个老婆子穿得差点没人笑话。”

    后来我们长大了,每到“三八”这天,父亲总喜欢给我们讲这段往事,而母亲在一旁听着听着,笑意又流泻在她那布满皱纹的脸上。从母亲的微笑里,我们读到了,那个“三八”节,是母亲最幸福的一天。而善良淳朴、乐于助人的母亲,即使没有穿着新衣服上台领奖,也是我们心中最美的人。她的美丽,不在于外表的装扮,而在于那颗永远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之心。

    母亲的一生,平凡而伟大。她用勤劳的双手撑起了这个家,用无私的爱温暖了身边的每一个人。那个“三八”节,不仅是母亲的节日,更是她一生中最美的时刻。她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丽,什么是无私的爱。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