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门海关风险防控分局,有这样一群“数字耕耘者”,在海关数智化改革浪潮中,他们以“螺丝钉精神”扎根大数据岗位,将雷锋精神融入智慧海关建设,用数据赋能国门安全,做新时代海关数智先锋。近日,该局被评为“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体”。
江门日报记者 凌雪敏
促进地方经贸发展的“承重钉”
在促进地方经贸发展过程中,该局成了服务大局的“承重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关区内,他们组建了跨业务领域的“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小组”,汇聚了众多专家的智慧力量,建成数据分析模型多达182个,这些模型有效推动了各业务领域应用大数据解决海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如何提升通关效率,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他们积极推动开展RCEP项下企业进口货物关税减让政策利用情况的分析工作,对可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实施了精准帮扶。同时,他们还推动了动植检部门探索进境粮食的智慧检疫监管模式,覆盖了关区内60家进境粮食指定加工、存放企业,平均压缩了办理时长超过50%。商检、监管等部门也在他们的推动下,探索了进口水运铁矿的智慧监管方式,同样实现了通关时长的大幅压缩。
数据分析是精准决策的重要依据。该团队推动统计部门应用“云擎”系统开展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的分析工作,助力基层构建了外贸分析等高质量的数据监控模型49个,为基层实战提供了有力指导。
海关业务智慧化发展的“先锋钉”
作为江门海关业务智慧化发展的攻坚力量,该局堪称“先锋钉”。自2021年7月以来,受海关总署的委托,团队成员挺身而出,牵头组建工作组,承接全国海关大数据分析平台——“云擎”系统的业务管理工作。他们组织制定、修订了相关应用管理制度,同时制定了16条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使得“云擎”系统的运行效率提升了25%。如今,全国海关“云擎”用户数量比推广应用初期翻了1.5倍,日均执行的数据分析任务比推广应用初期增长3倍,“云擎”已成为全国海关应用最广泛的大数据平台。
2024年以来,该局更是从数据、模型、机制三个方面全面发力,积极参与8期海关总署组织的报关单布控全生命周期管理专题攻关。他们牵头组织了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食品安全、商品检验、口岸监管等领域的69人次专家团队,共同完成了11张“布控管理数据中台表”的建设。这些工作不仅实现了报关单布控全链条的数字化重塑,还打破了不同业务领域系统间的数据藩篱。
传道授业的“铺路钉”
凭借过硬的实力和卓越的成绩,2023年,该局成功建成了全国海关首个“云擎”大数据应用实训点,成为全国海关风险管理业务条线独一无二的大数据培训基地,担当传道授业的“铺路钉”。
在实训点,该局团队精心编纂实训教材,设计分级实训课程,为全国海关提供更精准、更细致、更有温度的操作指引。通过实操实战,促进实操技能快速转化为实战能力,2024年参训学员围绕实战应用需求累计构建模型1288个,有效解决业务实际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全国海关通过“云擎”大数据分析查发海南离岛免税“套代购”、洋垃圾、濒危物种、涉枪涉毒等走私案件1768宗,案值471亿元,为海关履行把关职责使命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