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朱磊磊 通讯员/吕炎强) 突然收到一条“企业内部”发来的消息,声称可以领取“国家财政补贴”,你是否会不假思索地点击链接并按提示“申领”?近日,有不法分子以“国家补贴”为名设下骗局,江门便有市民中了骗子的圈套。
今年3月,市民刘女士上班时看到有人在公司群发送一张图片,内容是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名义发布的“2025年国家财政部补贴”声明,其中写道:“根据国家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通知,即日起实施发放2025年薪资补贴申请办理事项……”图片同时附带一个二维码,让大家扫码领取补贴。
由于是公司工作群内发布,发布人也是相熟的“同事”,刘女士便没有多想,便扫码进入“申报”页面。页面提示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码可以申领多项补贴,刘女士便一一填写,包括银行卡号及密码等信息。没想到一番操作后,等来的不是补贴,而是银行卡的消费短信,提示银行卡被转走了3000多元钱。这时刘女士才意识到自己中了骗子的圈套,立即报警。
“近期,国家为推动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政策,旨在促进消费,让广大民众受益。然而,不法分子却借此机会,以‘国家补贴’为名设下骗局,企图骗取民众钱财。”江门公安相关负责人介绍,诈骗分子精心伪造政府部门的国家补贴文件,以官方口吻向民众发送信息。告知民众符合某项补贴条件,要求民众点击链接填写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及密码等敏感信息,以便领取补贴。一旦民众填写提交,这些信息就会被不法分子获取,进而导致银行卡被盗刷,造成财产损失。
“工作群内的交流通常与工作事务相关,人们在这种情境下的心理防备相对较弱。诈骗分子正是看准了这一点,通过网络病毒将虚假信息融入其中,使得受害者在惯性思维的驱使下,轻易地接受并相信了这些虚假内容。”江门公安相关负责人说。
警方提醒
切勿随意在陌生网站上填写个人信息
江门公安提醒广大市民:要做好网络病毒防护,收到类似“扫描二维码或点击网站链接领取补贴”的信息,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随意在陌生网站上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及密码等个人信息,更不能按其提示进行转账汇款等操作,防止造成财产损失。如不慎遭遇网络诈骗,要保存好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等相关证据材料,立即拨打110报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