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白沙
上一版3  
禾雀春色暖西江
纸鸢舞清明
甲子,致往昔的我
采一缕春色
科幻视角下叩响人性之门
无标题
木棉花下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3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甲子,致往昔的我

    罗民新

    今日,我站在人生的第六十个春秋之上,仿若站在时光的渡口,悠悠回望。往昔岁月里,白大褂上沾染的药水气息、听诊器中传来的生命跃动、病历本上记录的无数个日夜,早已交织成一张既厚重又满含温情的网,将我的记忆紧紧包裹。

    行医之路,乃生命的朝圣

    40年前,初入医院的我,不过是一个虔诚的青涩少年,手中的听诊器,仿佛都能让我掌心滚烫。从章、贡江畔那带着潮湿气息的微风中启程,在急诊室那彻夜不熄的灯光下历经磨炼,于手术台旁屏息凝神的瞬间,我领悟到了医者成长的真谛——唯有缝合过千百道伤口,方能知晓如何将心底的悲悯,化作指尖那恰到好处的温度。犹记那个台风肆虐的夜晚,我背着药箱,蹚过积水出诊;也曾握着晚期患者枯瘦如柴的手,聆听他们最后的人生遗言;更难忘那患者从昏迷中苏醒,喊出的第一声划破夜空,家属眼中闪烁的如星河般璀璨的希望。这些记忆的碎片,在岁月的窖藏中,慢慢酿成了专属于医者的醇厚与深沉。

    花甲之心,仍怀赤子热忱

    如今,鬓角已染上白霜,我才深深明白,这世上最珍贵的生日礼物,并非蛋糕上摇曳的烛光,而是门诊那些老患者,颤颤巍巍递来的自家种的柑橘;不是贺卡上烫金的美好祝词,而是年轻时救治过的孩童,如今带着自己的孩子,恭恭敬敬地道一声“伯伯好”。60年的时光,让我彻悟:所谓医道,便是在他人生命的至暗时刻,为其点亮一盏灯,化作他们可以紧紧握住的星光。

    向晚之晴,且歌且从容前行

    此刻,抚摸着陪伴了我半生的叩诊锤,金属的凉意中,沉淀着岁月独有的温暖。不必感慨“廉颇老矣”,在现代医学的汹涌浪潮里,我愿继续做一块有温度的礁石;亦无须惧怕“夕阳西下”,毕竟,每个清晨查房时,那温暖的朝阳总会准时越过病房的窗棂。往后的岁月,我既要牵着孙辈的小手,一起细数木棉的飘落,也要在医学传承的道路上,留下我年轻时的那片炽热。

    60岁,为自己庆生,我不祝自己万事胜意,只愿:眼底永远留存对生命的好奇与探索,掌心始终拥有托举希望的力量,而那身白大褂,永远比生日礼服更加珍贵。

    敬这悠悠岁月,敬伟大的医学事业,敬心中那从未熄灭的热望。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