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侨都·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是游子,根一直都在这里”
开售清明假期客车票
清明祭英烈 忠诚铸警魂
二房东卷走水电费 16家店铺停水断电
3名小孩没有告知家长便去同学家中玩耍
送法律知识进校园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5 年 4 月 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是游子,根一直都在这里”
新会沙堆独联村300多名侨胞返乡共话桑梓情
乡亲们用精心准备的节目迎接侨胞回乡。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朱磊磊  通讯员 黄柏军

    “回家了,回家了!”3月30日,新会区沙堆镇独联村大坑里迎来一批特殊客人——来自美国、加拿大、委内瑞拉等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侨胞回到大坑里,和父老乡亲再次相见。一时间,鞭炮声响起,一双双热情紧握的手,成为迎接他们最好的礼物。

    尽管初见时彼此稍显局促,但熟悉的乡音瞬间拉近大家的距离。“回来了,真是好久不见。”“真的是好久不见!”一番亲切寒暄后,海外侨胞们激动地拿出手机,记录下家乡的风景与亲人的面容,在感受浓浓乡情的同时,纷纷感慨“家乡变化太大了”。

    面对久未回家的亲人,家乡人民也满怀期待,精心筹备,用隆重热烈的欢迎活动回应他们的情真意切。现场,《歌唱祖国》《浪子心声》《花好月圆》《一生不变》等歌曲,唱出远行游子的乡愁眷恋和故土情深,不少侨胞心有所动,热泪盈眶。热心侨胞还捐赠善款,向村中长者赠送了寓意吉祥的长寿面。活动结束后,村民设宴招待远道回乡的亲人,多年未见的海内外乡亲笑逐颜开。

    “我回来看看祖屋、看看乡亲。”77岁的美国华侨郑永达身穿大坑里球衣,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笑容,其中既有和老友相逢的激动,也有结交新朋友的喜悦,更有对家乡盛情款待的深深感动。他表示,此次回乡除了看看乡亲,另外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想重修祠堂。

    “你看,这是我爸爸,这是我哥哥,这是我弟弟,当时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修建了这个祠堂,‘郑氏祠堂’几个字是我写的。”站在郑氏祠堂前,郑永达指着祠堂前的序逐一介绍家族情况,看着墙上刻着的一个个熟悉名字,他感慨万分。因年代久远,如今的祠堂破败不堪,郑永达准备发动乡亲重修祠堂,“毕竟这里是我们的根”。

    活动中,海外乡亲也为家乡送上了一份厚礼:由海外乡亲积极捐款广泛参与赞助的竹林书室维修工程顺利完成,如期交付使用。竹林书室原为华侨捐资兴建,后年久失修,如今在海内外乡亲的大力支持下,已升级改造为特色侨村文化展览。

    望着家乡日新月异的风貌,专程回乡参加乡亲团聚活动的加拿大侨领林子宁格外欣慰。虽早年离家,但如今的林子宁十分关心家乡发展,每次回乡都会在家乡走走,看家乡变化,看哪里有需要改善的地方,竹林书室的修缮就有他的一份力。“我是游子,根一直都在这里,家乡有需要,我们肯定要支持。”林子宁呼吁海内外乡亲都关心家乡建设,加强沟通交流,一起为建设美丽侨村大坑里贡献力量。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