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张翠玲) 3月28日、31日,由江门市教育研究院主办的“数智赋能单元设计,素养构建新质课堂”教学研讨交流活动先后在江门市第一中学景贤学校跃进路校区和人才岛校区举行,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广东省内多所名校的教师、教研专家以及我市各县(市、区)教师发展中心、市直中小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参与,通过同课异构、专家评课、专题讲座等形式,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学创新与实践。
本次教学研讨交流活动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等学科,包括初中和小学两个学段,实现了基础教育阶段的全学科研讨,为不同学科的教师提供学习及交流的机会。
在同课异构环节,来自省内名校的名师与江门市第一中学景贤学校的老师们围绕同一课题进行教学展示,呈现不同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风格。比如,在初中语文专场中,深圳红岭教育集团深康学校的徐家霖老师与景贤学校的梁妙玲老师分别执教《桃花源记》,展现了不同的教学策略;在初中历史专场中,广东番禺中学实验学校的庄金丽老师与景贤学校的俞达文老师同上《对外开放》一课,以不同的切入点带领学生明白“引进来”“走出去”的道理。
每个学科专场结束后,学科专家都会对展示课进行了深入点评,并与参会教师展开研讨。广东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赵红燕对两节班会课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景贤学校陈惠玲老师利用学生摘“鸭梨”的方式贯穿整个课堂,达成教学目标;深圳市福田区外国语学校张晓晨老师通过学生情景剧,让课堂生动活泼,突出重点。评课专家、东莞市石碣袁崇焕中学副校长表示,两节生物课都在生活中寻找案例,应用生活元素提高效率。评课环节结束后,活动还邀请了大湾区名师名家开展专题讲座,分享教育教学的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参会教师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内容丰富、实效性强,为他们的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本次教学研讨交流活动是我市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通过省内名校教师与本地教师的同课异构、专家评课与专题讲座,为我市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