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首校歌 近40年记忆
硬核科普‌船舶建造知识
AI赋能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
做一个幸福的阅读者‌
法治禁毒教育进校园
家校共育,携手点亮未来‌
‌AI与数智化技术赋能跨学科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实践‌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5 年 4 月 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AI与数智化技术赋能跨学科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实践‌

    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语文阅读教学迎来了全新的变革机遇。通过将AI与数智化技术深度融合到跨学科语文阅读教学中,整合多学科知识和智能化手段,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还能培养其综合素养与创新思维。

    新会区会城人民小学 李样笑

    一、AI与数智化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基础应用

    (一)智能阅读分析工具

    1‌、助力文本理解‌

    借助AI技术,特别是自然语言处理算法,可对阅读文本进行深度剖析。例如,在阅读记叙文时,智能工具能自动标注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关键要素,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以文言文《司马光》为例,AI工具能精准识别“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及“光持石击瓮破之”等关键信息,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文言文内容。

    2、提供个性化阅读建议‌

    数智化系统可根据学生的阅读历史和答题数据,分析其阅读水平和兴趣偏好。例如,对喜欢科幻的学生,系统会推送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等材料,并针对理解难点提供解释和拓展资源,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虚拟阅读环境创设

    1‌、打造沉浸式体验‌

    依托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为学生营造沉浸式阅读环境。例如,在阅读《圆明园的毁灭》时,学生通过VR技术“置身”于圆明园,目睹其辉煌与毁灭,深刻感受侵略者的残暴和国家的苦难,增强情感共鸣。

    2、实现互动式学习‌

    AR技术能让阅读内容“鲜活”起来。例如,在阅读《昆虫记》时,学生用手机扫描昆虫图片,即可看到3D模型并听到语音介绍,点击模型不同部位还能获取详细说明,实现与阅读内容的深度互动。

    二、跨学科融合下的创新阅读教学模式

    1‌、主题式阅读项目‌

    以“探索宇宙奥秘”为主题,教师可选取语文教材中的《宇宙生命之谜》,结合科学教材中的宇宙知识章节和《时间简史》(儿童版)等科普读物。学生在阅读课文后,通过科学教材和科普读物深入了解宇宙知识,并利用AI绘图工具创作科幻画,配以文字说明,将语文写作与科学知识相结合。

    2、实验辅助阅读‌

    在阅读《蜜蜂》时,教师可通过AI生成的动画视频,带领学生观察蜜蜂的飞行、采蜜等行为。学生记录实验过程,与课文描述对比分析,从科学视角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3‌、还原历史情境‌

    运用AI技术,依据历史资料还原课文背景。例如,在阅读《将相和》时,通过AI生成的动画视频展示战国时期秦赵两国的政治局势和军事力量对比,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背景,更好地分析蔺相如和廉颇的行为动机,体会人物品质。

    4、开展跨时空对话‌

    借助数智化平台,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例如,在阅读《草船借箭》后,学生分别扮演诸葛亮、周瑜、鲁肃等角色,基于历史知识和课文内容开展“三国议事会”,在对话中运用语文表达能力,结合历史知识展现对人物性格和事件发展的理解,提升综合素养。

    三、总结与展望

    AI与数智化技术驱动的跨学科语文阅读教学创新,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活力。尽管面临技术故障、跨学科知识整合等挑战,但通过有效策略能够逐步克服。未来教学中,应持续优化这一模式,充分利用AI与数智化技术的优势,深化跨学科融合,为学生提供更优质、高效的语文阅读学习体验,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