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侨都·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清明祭扫树新风 防火护林记心中
文明祭祀安全祭扫不容忽视
打造华侨文旅平安新标杆‌
物业与业主近10年的“糊涂账”终于算明白
一季度高效查验12艘新造船舶
构建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的“强磁场”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5 年 4 月 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团市委实施助力“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六大行动”
构建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的“强磁场”

“邑”日青年人才行研学活动组织学子们到广东海信电子有限公司参观。

    春风浩荡启新程,青年逐梦正当时。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把高水平的科技、人才、产业、服务引进来,与江门的市场、制造、场景、空间等资源整合起来。

    如何吸引青年前来江门实现人生梦想?

    近年来,团市委聚焦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和江门市委“人才倍增”工程,以“邑青人才返乡”全链条服务体系为纽带,构建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的“强磁场”,并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六大行动”,推动青年成为江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家乡发展需要青年,青年发展需要家乡。”团市委深谙此理,在北京、上海等8个江门学子聚集地建立“邑青联盟”分部,吸引超5000名学子加入,近三年组织超1000名外出学子开展多项活动,如对接座谈会、新生欢送会、到我市高中宣讲等,让“邑青联盟”成为外出五邑学子与家乡的温情纽带。

    在外学子趁着寒暑假返乡时,团市委精心设计的“大学实践回江”系列活动正虚位以待:连续三年,青年社会调研大赛吸引1100余名选手参与,“邑”日青年人才行研学活动吸引超500名学子参加,面向返乡学子开发实习实践岗位超1.2万个。此外,团市委启动“青年实干家计划”和“邑青学子岗位实践导师结对计划”,吸引高校博硕士来江实践实习,让青年在实践中完成从“旁观者”到“建设者”的蜕变。

    毕业季是人才争夺的关键窗口期。近两年,团市委联合青联、青企联发动500家企业在毕业季期间释放6000个优质岗位。针对青年的住房问题,团市委推出“青年安居计划”和“青年驿站”,三年来为超800多名来江求职、就业的青年提供居住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团市委还开展了兴乡青年电商培训等活动,培养新时代乡村振兴青年人才。江门正从“政策洼地”转向“服务高地”,对青年的吸引力日渐增强。(文/图 张浩洋 梁凌致)

    江门共青团助力“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六大行动”

    (一)实施青春城市文化宣传行动

    开设“百万英才汇南粤”新媒体专栏。

    深化“江门青年说”“江门3.3,青年带你看”等新媒体产品。

    针对来江实习、应聘的青年推出“城市礼遇包”。

    (二)实施邑青学子联络专项行动

    建立并用好“邑青联盟”高中(职中)联络站。

    聚焦春招、秋招等节点开展线上线下宣讲会。

    开展“邑”日青年人才行系列研学活动。

    (三)实施青年就业服务促进行动

    开展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行动。

    开展“展翅计划”、“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实干家计划”。

    (四)实施支持青年来江实践行动

    举办“港澳青年看祖国”系列活动,邀请港澳青年来江交流研学、实习实践。

    举办市级青年调研大赛,吸引五邑青年、港澳青年等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市情民意。

    深化校地合作,推动成立市外、境外高校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五)实施兴乡青年创业扶持行动

    举办市级兴乡青年创业大赛,吸引一批优秀青年创业者、优质创业项目在江门落户扎根。

    深化银团合作对接机制,探索开发青年专属信贷产品。

    举办青年兴乡技能培训班,培养一批新时代兴乡青年人才。

    (六)实施青年安居服务提质行动

    持续深化“青年安居计划”,开发更多低租房源。

    推进“青年驿站”项目,丰富青年驿站服务内涵。

    开展“青年看房团”系列活动,加强青年与优质房企的供需对接。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