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皇智尧 通讯员/叶嘉) 记者昨日从市应急管理局获悉,江门市应急救援支队通过“广东省航空应急项目”正式验收一部型号为E40H的中型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并进入常态化备勤状态。此举是我省空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无人机系统的重要部分,对提升区域面对大震巨灾极端情况下的应急救援能力有重要意义。
据悉,E40H中型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展开机翼宽度达9米,最大起飞重量达150千克,最大续航达12个小时,覆盖半径为200公里,采用油电混合垂直起降,具有部署快、巡航时间长、作业距离远、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同时,搭载光电吊舱、卫星通话、公网基站、三维建模等载荷设备,可在重大自然灾害导致的断网、断电、断路“三断”环境下执行应急通信保障、数据采集、灾害救援等任务。该设备在2024年广东韶关暴雨洪涝灾害、湖南岳阳洞庭湖抢险救灾中,发挥了重要的应急通信保障作用。
据市应急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省2025“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广东今年要深入实施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切实解决“三断”极端情况下通信难题。我市这次新增中型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是落实全省防灾减灾救灾部署的有力举措,今后在救灾救援现场可通过无人机系统将灾区实时情况传输给指挥部,帮助救援人员了解灾区地形、受灾情况,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救援方案,进一步提升灾害救援工作的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