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总投资超10亿元
鹤山一红色旧址获评“老区精神教育基地”
增强全社会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助力青年人才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
“社区有我,请放心!”
畅叙乡情 共谋发展
助力养殖户实现致富梦想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4 月 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鹤山市公安局共和派出所有支老民警队伍:
“社区有我,请放心!”

徐敬阳、冼富强、苏庆平、王国华、麦定权、姚金南(从左至右)在一线发光发热。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公安队伍中,老民警就是这个“家”的“宝”。在鹤山市公安局共和派出所,有一支由6名老民警组成的社区民警队伍。他们虽被岁月染白了双鬓,却始终扎根基层一线。“社区有我,请放心!”,是他们作出的承诺。他们在社区警务工作中发光发热,是青年民警的好榜样。

    文/图 谌磊 鹤公宣

    徐敬阳:

    乡音乡情“调解员”

    共和镇荔枝园村是一个客家村,同为客家人、从警38年的徐敬阳是这个村的驻村民警。共和派出所开展“两队一室”改革后,他一直扎根农村调解一线,连自己也记不清处理了多少宗矛盾纠纷。“群众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样。”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所以,他一直坚持“用心调解,以和为贵”的工作思路。

    2024年3月,徐敬阳在一次入户走访时,得知村民钟某和赖某因土地边界划分不清产生矛盾。找准问题症结后,他第一时间介入,多次上门调解,最终促使两人化干戈为玉帛。

    苏庆平:

    主动靠前消除安全隐患

    面对共和镇铁岗社区流动人口多、店铺安全隐患多、邻里纠纷多“三大难题”,从警34年的苏庆平主动靠前,做到脑勤、手勤、腿勤。他每天都带着辅警、社区联防队员走访社区,反复核实每一栋出租屋、检查每一间店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苏警官你来啦!”商户们见到苏庆平,总是热情地跟他打招呼。苏庆平说,只要群众满意,再苦再累也值得。

    王国华:

    因地制宜

    制定社区警务工作措施

    由于长年在基层奔波,从警38年的王国华身患疾病,腿脚行动不方便,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做好社区工作。他与社区工作人员一同研究社区流动人口排查工作,边工作边总结经验,因地制宜制订社区警务工作措施。他说:“我穿起这身警服,就不是病人,就是一个为民办实事的人民警察”。

    麦定权:

    发挥经验优势

    助力企业安全生产

    麦定权从警37年,对易制爆易制毒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管理有着丰富经验和敏锐的触觉。为助力企业抓细抓实安全生产,麦定权指导共和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制订了14份园区重点企业检查表,组织片区民辅警每月按要求量化完成各项检查任务。检查过程中,他总是认真检查危化物品的出入库记录,核清出入库数量,反复提醒企业落实安全责任。2025年以来,麦定权共检查厂企110余间次,发现并督促整改安全隐患20余处。

    姚金南:

    出租屋的“好管家”

    在从警41年的姚金南心中,社区工作就是群众工作,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社区管理服务的着力点。他通过持续不断的走访,及时掌握所负责片区的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情况,督促房东落实出租屋登记备案,夯实社区平安建设基础。特别是在“粤居码”的推广工作中,姚金南手把手教房东、租客做好登记,还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方便大家随时咨询。

    冼富强:

    用心用情为群众解难事

    冼富强从警30年来,坚持扎根基层派出所,始终保持着踏实勤奋的工作作风,用心用情为社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助”,一直是冼富强在社区警务工作中秉持的理念。冼富强在日常走访中发现,正处于社区戒毒管控人员的杨某原本在村里承包土地种植柑树,但由于经济压力无法继续,生活陷入困境。为帮助杨某解决困难,坚定他重回社会的信心,冼富强抓住共和镇创建禁毒示范镇的有利契机,联系多方力量为杨某提供爱心帮扶。最终,在有关部门单位的联合倡议下,共和镇一爱心企业为杨某提供资助,帮助杨某解决燃眉之急。杨某激动地表示:“这表示社会接受我了,我不会自暴自弃,将努力工作,向大家证明我可以。”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