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教育
上一版3  
点燃学生运动热情
推动校地学前教育合作共建
共同探索小学语文教学新路径
以“行走的思政课”传承革命精神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2025 年 4 月 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桃源小学深化体教融合,打造乒乓球特色项目
点燃学生运动热情

桃源小学乒乓球队队员在教练的指导下,认真进行发球与接发球、正反手拉球等技术练习。
桃源小学将乒乓球运动融入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学校“一校一品”建设,让乒乓球文化在校园中处处体现。

    侧身发球、提拉、推挡、扣杀……4月1日下午4时30分,在桃源镇桃源小学乒乓球馆,学生们手持球拍,专注地练习着每一个动作。馆内清脆悦耳的“乒乒乓乓”声此起彼伏,学生们挥洒着汗水,尽情享受乒乓球运动带来的快乐。

    上述画面,是桃源小学乒乓球队日常训练的生动场景。近年来,该校秉持“快乐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深化体教融合,打造乒乓球特色项目,通过组建乒乓球队,将乒乓球运动延伸到课堂和纳入课后服务社团项目,让学生们在体育锻炼中强健体魄、释放压力、享受乐趣,为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值得一提的是,该校在2016-2018年度、2019-2023年度、2024-2028年度连续三届获评江门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乒乓球)。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陈佩筠

    普及乒乓球

    推动建设

    “一校一品”

    “乒乓球作为中国的国球,深受各年龄段学生的喜爱。乒乓球运动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和身体灵活性,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乒乓球运动为载体,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强健体魄和健康心态的阳光少年。”桃源小学副校长梁建仪表示。

    据悉,该校将乒乓球纳入体育常规课程,在低年级开设每周一节的乒乓球普及课程,并开发编写了《乒乓球校本教材》,培养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课程内容丰富,包括理论知识学习和基本动作训练等。“在乒乓球普及课程中,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基本功学习和训练,包括发球与接发球、正反手攻球、反手推球、正反手搓球以及基本步法练习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多球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增加连续击球次数,有助于基本动作的定型,加深学生对球感的认知,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稳定性。”该校体育教师梁芝铭说。

    除了乒乓球普及课程,该校还通过大课间自选乒乓球项目、成立乒乓球社团、组建乒乓球队等方式,将乒乓球运动融入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学校“一校一品”建设,让乒乓球文化在校园中处处体现。

    与此同时,该校不断完善乒乓球运动配套设施,建有400平方米标准化、专业化的乒乓球场馆,配备9张标准乒乓球桌,添置多台发球机以及大量训练用球,以满足学生的日常学习和训练需求。“为了营造浓厚的乒乓球文化氛围,学校在校园走廊、楼梯间精心布置了乒乓球文化墙,展示丰富的乒乓球运动知识、名将风采以及师生获得的奖项荣誉,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乒乓球文化的魅力,将国球精神融入校园文化生活。”梁芝铭说。

    组建校队

    培养朝气蓬勃的“乒乓小将”

    “两两一组,开始训练!”“注意发球角度!”……在桃源小学乒乓球馆内,该校乒乓球队队员们在教练的带领下认真进行发球与接发球、正反手拉球等技术练习。“我从一年级开始接触乒乓球运动,通过不断练习,我不仅掌握了许多乒乓球技巧,还从一名‘小白’成长为学校乒乓球队的一员。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国家运动员,未来,我会继续坚持参加训练和各类比赛,努力提升自己的乒乓球水平。”该校四(4)班学生郑爽说。

    据了解,该校于2006年成立乒乓球队,每学期面向全校学生招募队员,目前共有30名队员。乒乓球队的训练安排在每天下午4:30-6:00,与乒乓球普及课程相比,这里的训练强度更大,训练内容更加专业和系统化。“为了帮助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更好地提升乒乓球水平,学校采用分层教学法,分为初、中、高三个层级开展训练。初级阶段主要熟悉球感,学习基本站位、姿势以及基本动作;中级阶段主要学习单项技术、组合技术动作;高级阶段主要学习比赛战术、套路以及高难度技巧。”梁芝铭介绍。

    在提升学生乒乓球技术的同时,该校在日常训练中十分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勇敢克服困难,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一些学生的受挫能力较弱,遇事容易惊慌失措,自乱阵脚,我们希望通过日常训练和比赛,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输’的精神,帮助学生提升心理素质,学会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掌握正确的舒缓压力方式。”梁芝铭说。2024年11月,该校申报的广东省教育科研课题《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小学校内体育比赛受挫能力的举措研究》成功立项开题,今年3月,该校申报的江门市德育课题《农村小学体育赋能——提高学生心理承受力的举措研究》顺利结题。

    “我很喜欢参加学校乒乓球队的训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释放学习压力。在这里,我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球技也有了显著提升。教练常教导我们,打球如同做人,要有‘不怕苦、不怕输’的精神。我一直将这句话铭记于心,并将这种精神融入学习和生活中。”该校三(3)班学生陈建佑说。

    以赛促练 为师生搭建成长平台

    除了日常训练,桃源小学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乒乓球赛,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方式,帮助学生检验学习成果,展示乒乓球技能。“学校不定期组织全校学生开展班内、班级乒乓球赛。每天大课间和430课后服务时段,乒乓球队队员之间也会开展循环赛,采取单局积分制,胜方积2分,负方积1分,全员轮流对阵,最终根据总积分给予相应奖励,以此激励学生保持学习热情,积极提升乒乓球水平。”梁芝铭说。

    此外,该校教师之间也掀起乒乓球运动热潮。每天放学后,不少教师自发组队前往乒乓球馆,互相切磋交流球技,既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又以身作则,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进一步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和普及。如今,该校有多名教师加入桃源镇乒乓球俱乐部,每年积极参与桃源镇“园丁杯”乒乓球比赛,并屡次代表桃源镇参加各项鹤山市级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

    近年来,该校不断深化体教融合,大力推进乒乓球特色教育,取得了不少亮眼成绩。今年2月,该校在第二届广东省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展示活动中荣获小学组一等奖;该校教师梁芝铭代表桃源镇参加广东省第二届百街千镇乒乓球赛(江门赛区),荣获乡镇组男子团体第一名;该校乒乓球队在2013年鹤山市中小学生乒乓球赛中荣获小学组女子团体冠军;李晓婷、谭智泉、何嘉怡等多名学生在鹤山市第十二届、第十三届运动会乒乓球赛中荣获少年组混合双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冠军……

    梁建仪表示,接下来,该校将继续深化乒乓球课程体系,全面普及乒乓球运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完善乒乓球运动配套设施,同时,积极组织师生参加校内外乒乓球活动,为提高师生的乒乓球水平搭建平台,助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