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皇智尧 郭永乐 叶嘉 胥金林) 4月15日,江门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印发通知,宣布全市于当天进入2025年汛期。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各级三防系统已做好入汛充分准备。
据市三防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汛期前,我市已未雨绸缪积极开展三防工作部署。先后举办应急处突能力提升网络专题培训班和开展防灾减灾“应急第一响应人”暨三防责任人线上培训,将要求传递到3000多名市、县、镇各级三防责任人,大力提高全市各级三防人员专业知识水平。
据介绍,市三防办组织汛前风险隐患大排查,共发现各类隐患1207项,目前已完成整改1023项,整改率达84.76%;针对尚未完成整治的184项隐患,已按照“一患一策”编制汛期专项应急预案,同步落实网格化巡查、智能化监测、分级预警响应等管控措施,并建立动态清零机制持续推进整改销号工作。
据悉,全市已建立各类应急救援队伍673支,其中三防类专业救援队伍23支,综合类救援队伍280支;灾害信息员共2912人,应急避难场所1880个,总面积1052.7万平方米;共储备各类应急物资约600万件,其中三防物资约246万件。据统计,自3月以来,全市各镇(街)应急队伍按“一页纸预案”至少开展1次三防应急演练。
目前我市已进入强对流天气多发季节,据市气象局预测,本周天气又回归到升温回暖的主题,这两天午间最高气温都在30℃以上。另外,前几天广东大部分市县罕见地出现了扬沙或浮尘天气,最低能见度下降至5—10公里。截至昨日14时30分,我市灰霾黄色预警信号生效中。据广东省生态气象中心研判,本轮沙尘天气为广东近15年来最明显的沙尘天气,预计将在4月17日结束。
广东省生态气象中心提醒公众在沙尘天气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儿童、老人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需外出时可佩戴N95口罩,减少沙尘吸入。室内关闭门窗,使用空气净化器降低室内颗粒物浓度。行车时注意能见度变化,谨慎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