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影像
上一版3  4下一版  
绘就城乡融合新图景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2025 年 4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平市百合镇
绘就城乡融合新图景

圩镇焕新,打造宜居宜业“会客厅”。
百合镇静脉产业园瀚蓝固废处理项目构建循环经济链。
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三大景区之一的马降龙景区。
改造后的百合圩示范主街。
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位于百合镇。
儒东龙厚村油菜花海擦亮美丽乡村底色。
茅冈村党群服务中心热闹非凡。

    走进开平市百合镇,一幅“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正徐徐展开:圩镇入口的党建文化园绿意盎然,百年侨墟“饺子街”焕发新颜,马降龙碉楼群游人如织,茅冈村红色资源与生态治理相得益彰……近年来,百合镇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深挖侨乡文化、红色基因与生态禀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圩镇焕新,打造宜居宜业“会客厅”。百合圩示范主街“饺子街”通过连片外立面提升,再现侨乡建筑风貌;占地超300平方米的党建文化园变身“绿美生态客厅”,成为群众健身娱乐的热门地;儒东龙厚村的油菜花海,进一步擦亮美丽乡村底色。

    产业筑基,绿色与文旅双轮驱动。在百合镇静脉产业园,瀚蓝固废处理项目以6.8亿元投资构建循环经济链,满足开平未来25年垃圾处理需求;文旅产业则依托世界遗产马降龙景区、两龙村华侨碉楼民宿研学基地等,推动“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2023年,茅冈村入选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带动周边的周文雍故居等资源串珠成链。

    文化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从碉楼侨墟到红色村落,百合镇坚持“修旧如旧”理念,让历史建筑与现代功能共生。茅冈宝顶村通过池塘改造、停车场建设等工程提升人居环境,周文雍故居与镇东楼形成红色教育线路;圩镇则以文化展示空间留住乡愁,激发群众参与“百千万工程”的热情。

    接下来,开平市百合镇将继续聚焦圩镇提质、产业升级和文化传承,让“百千万工程”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文/敖转优 图/郭永乐 百合)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