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张浩洋 通讯员/叶慧雯 苏晓柔 温雯 夏华进) 近日,南方电网广东江门江海供电局联合江海区政府印发江门市首份电力接入工程建设运维管理工作流程指引,以电力工程机制的升级支撑江海区产业跃升,降低企业接电成本,缩短接电用时,为区域产业跃升筑牢电力基石。
作为国家级高新区,江门高新区(江海区)近年来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速布局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针对企业项目用电审批链条长、投资界面不清等痛点,江门江海供电局积极落实江门供电局优化用电营商环境“四办”服务举措要求,主动对接江海区政府,积极推动“联席办”实体运作,利用江门供电局重大项目主动服务平台,进一步强化政企资源共享,形成从项目拿地到投产的全周期服务体系。“我们与区政府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获取道路施工、管线迁改等外部信息,打通信息壁垒,从而更好地预判并规避电力接入工程卡点。”江门江海供电局市场营销部经理乔麟介绍。
今年3月,该局通过供电服务“矩阵”精准发力,推动地方政府细化投资分担实施办法,联合江海区政府印发江门市首份电力接入工程建设运维管理工作流程指引。
据了解,该机制实施后,通过“区政府负责线路通道、公共管廊(沟)及其附属设施等土建部分投资建设,供电企业负责电缆等电气部分投资建设”的清晰分工,有效化解了传统模式下用户电力工程与市政建设未统一规划导致的前期沟通进度慢等问题。目前,江门江海供电局还配套制定了《配合江海区政府优化营商环境业扩工作方案》,推动政企双方构建起“信息互通、规划共谋、工程共建”的三维一体协同服务体系,实现供电服务深度嵌入政府招商全流程。以华秋电子项目为例,供电部门在项目签约落地阶段即介入,前置完成供电方案制定,接电周期将压缩20%。
“新机制让供电服务实现从‘被动受理’到‘主动赋能’的转变。”江门江海供电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局正运用江门供电局建立的重大项目主动服务平台,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对全区50个重点产业项目进行动态跟踪,确保每个环节精准对接,进一步提升企业用电获得感,并将持续深化政企协同创新,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