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蓬江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整区推动“产城融合提质、城乡融合发展”
书香蓬江 阅读悦美
为机关党务工作者“充电赋能”
奋力打造“城央典范”
“小积分”撬动“大治理”
推动城市“颜值”“健康值”双提升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4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环市街道党工委书记谭耀棠:
奋力打造“城央典范”

环市街道位于蓬江区中心区域,位于珠三角“1小时商圈”内,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图为环五邑华侨广场商圈一带。刘淑君 摄

    □江门日报记者 邓少军 任佳燕

    区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大力发展楼宇经济、首店经济,提质环五邑华侨广场商圈,争创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推动老城区区域能级再提升。

    环市街道位于蓬江区中心区域,位于珠三角“1小时商圈”内,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如何抓住新一年机遇,发挥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环市街道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力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质量发展和生活性服务业培优向新,奋力打造‘城央典范’,不断让人气聚起来、市场旺起来、经济活起来。”环市街道党工委书记谭耀棠表示。

    坚持发展实体经济

    创新多元化消费业态

    “工业载体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必须坚持发展实体经济。”谭耀棠表示,在工业方面,环市街道积极推进“工改”工作,对低效工业园区进行改造升级,结合高经济密度、高城镇化率、高开发强度的阶段性特征,着眼存量建设用地的盘活利用,加快推动群星后门山工业区、安迪科技产业园、新光电器等“工改”项目,打造环境优、功能全、配套好的发展空间,实现空间功能的“拆旧换新”、要素价值的“重组跃升”,持续增强区域发展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新兴产业组链成群、聚能起势,带动产业结构和层次整体跃升,构建年轻态现代化制造业体系。

    “发挥蓬江区核心商圈影响力,创新多元化消费业态。”谭耀棠提到,要充分发挥环市街道作为城中央的地位,利用“汽车一条街”的集聚优势,未来针对新能源车进一步招商引资,提供良好营商环境,巩固汽车销售优势,形成汽车销售集聚区;要持续活化商圈,擦亮夜侨都品牌,打造亲子游、消费游、文旅游等3条旅游路线,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消费选择;要进一步将本土优势产业与文旅产业跨界“嫁接”,依托群星大道沿线成熟的家居建材产业链以及活化利用周边极具特色的华侨建筑,重点推进湾西智能家居产业城项目,打造涵盖居家建材、装饰设计、轻餐饮等多种业态的高品质商业和文旅休闲中心,江门五邑创意产业园项目的顺利动工也将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高端生活配套服务业集聚发展。

    此外,大力发展“体育+”新增长点,紧抓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等大型体育赛事契机,继续推动环市“街BA”再出圈,让“流量”变“留量”。

    让中心城区幸福生活

    更有质感更有温度

    “环市街道坚持深化民生领域改革,顺应人民期待、满足群众需求,加快构建全龄友好型社会,让中心城区幸福生活更有质感、更有温度。”谭耀棠表示,环市街道推出三年行动方案,构建“五治”体系,聚焦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街”,全面提升社区服务力。

    要持续完善环市街道社区楼长管理制度,持续做好楼长的推选工作,引导居民群众树立“社区是我家、治理靠大家”理念,打好基层治理根基;进一步深化党群服务中心实体化功能建设,持续落实每月党群服务菜单,并以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为抓手,探索“公益服务+市场化”社区服务新模式,激活社区“自我造血”功能,营造基层治理可持续参与、社区基金可持续循环、幸福指数可持续提升的成长型社区生态。

    聚焦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圈”,推动公共就业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完善“零工市场+就业驿站”体系,以点带面铺开建设集政策咨询、信息发布、职业推荐等功能于一体的便民服务站,加快零工群体培育挖潜,带动人口红利更多转化为人才红利。

    “平安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为群众安居乐业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谭耀棠表示,环市街道将进一步聚焦“平安环市”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加强“弱信号”捕捉研判,确保各类风险隐患发现在早、处置在小,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稳定的社会环境。

    今年是省“百千万工程”部署的“三年初见成效”检验之年,环市街道结合辖区高密度、高建成率、老旧小区多、可植空间小的城市空间特点,全面梳理辖区绿化空间,因地制宜实施园区边、市场边、工地边、天台边绿化美化以及村旁、路旁、屋旁种花植绿,打造“一街一景”和“一园一品”的城市绿美景观;大力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规划建设房车营地、休闲垂钓、户外露营、生态种养、滨水休闲康养等绿色产业,推动碧道、绿道、慢行道等互联互通,拓展“绿色价值”实现通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