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提出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一时间,“体重管理”“体重管理门诊”成为热议话题。
在江门市人民医院体重管理门诊,中医特色疗法通过中药内服、拔罐、灸法、刮痧、耳穴压豆等20余项中医特色技术,为超重或肥胖人群提供个性化、规范化的健康管理方案,让千年中医智慧焕发现代生命力。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李银换
通讯员 黎歆
大学生通过中医调理减重超10公斤
小吉(化名)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平时喜欢吃零食,一吃零食就停不下来。此前,身高一米六的她体重最高达到80公斤。
有一天,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体重超标,连走路都非常辛苦。于是,在妈妈的陪同下,她来到江门市人民医院体重管理门诊寻求专业干预。
经过望、闻、问、切,中医辨证体质,江门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徐振杰考虑小吉为痰湿阻滞型体质,为其开具中药内调,结合“针灸+拔罐”外治法,并对其日常饮食、运动等进行干预指导。“你一定要戒掉零食,平时还要多运动,出一出汗。同时,配合中药内服,做针灸、拔罐,有利于减重。平时要坚持运动,有助于阳气升发,去除体内湿气。”徐振杰表示。
经过1个多月的中医调理,配合运动、饮食,小吉成功减重10多公斤。她感觉身子轻盈了,整个人没那么笨重,舒服多了。虽然目前还没减到自己的理想体重,但让她高兴的是,自己找到了可持续的健康生活方式——少吃零食,运动的时间也增多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倾向于使用中医特色疗法进行健康减重。”徐振杰表示,中医特色疗法在体重管理中有显著的优势,其注重整体调理、辨证施治,通过调节气血阴阳、改善代谢、抑制食欲等方式实现健康减重,具有“整体调理、副作用小”的优势,适合希望长期维持健康体重的人群。
徐振杰表示,中医体重管理注重个体化治疗,中医强调辨证施治,需由专业医师根据体质、舌脉等制定方案,避免自行操作(如针刺、用药)。与此同时,中医减重注重调理而非快速减脂,通常需1—3个月见效,配合饮食运动,效果更显著。
中医特色疗法助力科学减重
中医减重项目丰富多样,包含针灸、穴位埋线、拔罐、刮痧、中药内服等,主要基于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原则,通过调整人体的脏腑功能、气血运行以及新陈代谢等,实现健康减肥目的。
徐振杰介绍,中医特色疗法通过多途径调节代谢,针灸刺激穴位可调节内分泌(如胰岛素、瘦素分泌),抑制食欲并促进脂肪代谢,增强脾胃功能以减少水湿内停;拔罐利用负压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尤其适用于痰湿型、气滞血瘀型肥胖;艾灸通过温热刺激振奋阳气,改善代谢功能,对阳虚型肥胖效果显著;推拿手法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调节胃肠蠕动以减少热量吸收;刮痧能疏通阻滞气血,调节代谢平衡;火龙罐综合艾灸、拔罐、推拿功效,通过热力与红外线辐射加速脂肪代谢,改善痰湿体质水肿;埋线疗法则通过长效穴位刺激抑制食欲、调节内分泌并改善痰湿体质。
“从中医角度来看,肥胖多痰湿,也就是说肥胖人群多是痰湿阻滞型体质。”徐振杰表示,这类人群需要祛湿化痰、健脾理气。常用方则是二陈汤、参苓白术散加减(茯苓、白术、苍术、陈皮、半夏、荷叶等);胃肠实热型则要清热泻火、通腑导滞;肝郁气滞型要疏肝理气、解郁散结;脾肾阳虚型要温肾健脾、利水消肿。
在江门市人民医院体重管理门诊,中医特色疗法不仅为超重人群提供了新选择,更传递了一种理念:减重不是与身体的“对抗”,而是通过科学调理实现“身心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