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周晓营 谭锦波) 在广东省恩平市牛江镇的一片试验田里,一颗颗紫皮紫肉的马铃薯正悄然改写当地农业的“薯光”。近日,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马铃薯研究室李小波研究员团队主导的马铃薯高代品系选育项目取得重大突破:从70个参试送检的品种中,成功筛选出一款天然富硒、紫皮紫肉的优质马铃薯品种。这一发现为恩平市打造特色农业品牌注入新动力。
恩平是广东省马铃薯第二大主产县,长期以来,恩平马铃薯面临品种单一、集中上市导致价格波动等难题。基于这一现状,2015年,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科技厅及江门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李小波研究员团队启动“优质、早熟马铃薯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项目,致力于筛选适应恩平气候与土壤的优良品种。经过近十年的科研攻关,该团队在牛江镇七堡里村的恩平供销社农服公司核心试验基地中,成功种出达到国家富硒马铃薯标准的马铃薯,其薯形美观、芽眼浅、口感细腻,富含锌、铁等微量元素,被科研人员称为“集颜值与营养于一身的宝藏品种”。
据了解,恩平马铃薯的主要种植区域沙湖镇、牛江镇、良西镇、圣堂镇、君堂镇,土壤硒元素含量都达到或超过富硒标准。李小波表示,硒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重要功能。富硒马铃薯可以加工为薯泥、薯汁等产品,加工过程中,硒元素可以保留,这为延长恩平马铃薯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提供了关键支撑,将有助恩平马铃薯从“论斤卖”转为“论价值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