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镇街
上一版3  
营造浓厚读书氛围
牵引青年投身乡村振兴
“小饭碗”里的“大民生”
绘就党群连心新画卷
科技赋能文化传承
激发青年职工活力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4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月山镇钱岗村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
绘就党群连心新画卷

钱岗村村干部管好“党群同心园”。

    日前,记者走进月山镇钱岗村委会中和村,只见一片曾经杂草丛生的荒地,如今成了村民津津乐道的“党群同心园”。“以前这里蚊虫滋生,现在成了全村人最爱逛的地方!”村民李伯感慨道。这一变化的背后,是钱岗村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的生动实践。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敖转优

    党建引领 掀起植树热潮

    近年来,钱岗村积极响应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号召,将荒地改造纳入乡村振兴重点工程。钱岗村党总支提出“科学植绿、多元筑绿、长效护绿”理念,通过“三级联动”机制——驻村工作队规划、村干部牵头、党员乡亲示范,掀起全民植树热潮。

    科学规划是第一步。钱岗村“两委”反复调研,选定临近水源的村道边作为改造点,以“一条景观路、一片生态林”为目标,精心设计种植方案。黄花风铃木、紫花风铃木、勒杜鹃等苗木被列入清单,既考虑到观赏性,又兼顾本土适应性。该村还发起植树爱心公益募捐,鼓励在外地的乡亲积极参与家乡绿美建设。

    党员带头是关键。今年以来,钱岗村由村干部、党员、乡亲等组成的先锋队率先挥锹,昔日荒地上很快有了一片新绿。看着党员干得满头大汗,村民们也纷纷加入“扩绿”队伍。

    长效管护是保障。为避免“重栽轻管”,钱岗村创新推行“网格化认领+契约化管护”模式:将树苗划分为3个责任区,党员带头认领“责任树”,群众自愿参与浇水、除草等。“3月12日栽种,4月2日新芽萌发,4月20日首次除杂草……”钱岗村村干部杨敏说,截至目前,今年新种下的树苗成活率超95%,真正实现“栽一棵、活一棵、美一片”。

    党群同心

    种出民生“幸福田”

    在钱岗村景观路的旁边,“党群同心园”菜地十分醒目。

    这片菜地的诞生,源于一次村民议事会。“荒地变绿地很好,但能不能再实用些?”商讨如何处理村中的一片荒地时,有村民这样提议。钱岗村党总支当即拍板:将荒地建成“四小园”,由党员群众共管共享。

    清理杂草、平整土地、搭建竹篱笆……钱岗村村干部挽起袖子,村民也带着工具加入。“阿婆教我按间距撒菜籽,大叔提醒我施肥要‘薄肥勤施’。”杨敏回忆道,劳作间隙,党员干部与村民唠家常,党员干部学到了不少新鲜知识,村民也知道了土地流转补贴、医保新规等惠民政策。

    日前,“党群同心园”菜地迎来第一次丰收,第一批新鲜的蔬菜被分装成袋,送到独居老人和五保户家中,既丰富了村民餐桌,更织密了党群关系。

    随着绿美乡村建设的推进,村民们从“旁观者”变为“主人翁”,自发成立“护绿小队”,乱倒垃圾、破坏绿植的现象消失了。“环境变美了,大家也更珍惜了。”钱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黄永生说,计划将“党群同心园”模式推广至更多村小组。

    “既要生态颜值,也要产业价值。”月山镇党委副书记叶绍聪表示,未来,将着力为村民打造更多看得见、摸得着、能动手的“党群同心园”,推动“党群同心园”成为村民愿意来、喜欢留、主动护的活力空间,实现生态保护与基层治理“双提升”。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