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飞扬青春 “医”路逐光——五四青年21/2025-05-04/A06/66011746297920031.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岐黄仁术守初心 青年医者践使命
构筑结核病防治立体防线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5 年 5 月 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门市结核病防治所青年医者以青春为刃担当为盾
构筑结核病防治立体防线

梁俊辉
区媛倩
曾楚颖
吴浩正

    在结核病防治征程中,江门市结核病防治所的青年医务工作者以青春为刃,以担当为盾,在各自的岗位上书写着医者仁心的时代答卷。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四位“白衣战士”以不同的姿态,共同诠释着新时代青年“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使命。

    办公室里,他深耕党务工作,将党建工作与结核病防治深度融合,创新党建活动形式,激发青年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病房里,她是患者的“心灵摆渡人”,用四年时光织就一张“专业+温度”的护理网;诊室中,她是中西融合的“破壁者”,将中医智慧融入“抗痨”战场;影像室内,他是病灶的“精准猎人”,以黑白影像为战场,为临床诊断筑牢“第一道防线”……这群平均年龄不足27岁的青年医者,以多元角色构筑起结核病防治的立体防线,让五四精神在结核病防治一线绽放出炽热的光芒。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何雯意

    通讯员 李永辉 侯雪净

    梁俊辉

    注重党建工作与结核病防治深度融合

    人物档案:梁俊辉,中共党员,党务办职员,累计从事党务工作7年。

    “党建工作不仅是凝聚团队的力量,更是塑造医德医风的基石。”梁俊辉说。虽然进入江门市结核病防治所工作不足两年,但他已深耕党务领域7年,以青春热血书写着新时代青年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在工作中,梁俊辉注重党建工作与结核病防治的深度融合。“我们坚持思想引领与行动示范并重。”梁俊辉表示,江门市结核病防治所定期开展专题学习,将结核病防治政策、专业知识融入党组织学习内容,通过专题党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强化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他还积极牵头组织社区义诊、健康科普宣讲等活动,引领医务人员深入社区,用实际行动普及防治知识,提升市民健康素养。

    在调动青年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上,梁俊辉创新党建活动形式,以互动化、年轻化的方式吸引青年党员参与,并积极参与“核”平精英宣讲团的组建工作,通过线上线下多途径开展结核病宣传,让青年党员成为结核病防控工作的主力军。

    对于青年党员这一身份,梁俊辉有着深刻的理解:“我们是党和国家事业的生力军,必须以‘赶考’的心态对标党员标准,以‘冲锋’的姿态回应时代召唤。”在医疗行业,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守护群众健康的重任,未来他将以实际行动诠释青年党员的使命担当。

    区媛倩

    患者的健康是最大牵挂

    人物档案:区媛倩,中共党员,住院部护师,住院部青年文明号号长,从业4年

    走进江门市结核病防治所住院部,总能看到区媛倩穿梭在病房的忙碌身影。这位“90后”护士,用坚守诠释着新时代青年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党员和护士,责任与奉献是区媛倩的核心信仰。在结核病护理工作中,她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更拥有难得的耐心和同理心。“患者的健康是我最大的牵挂。”她说。

    面对结核病的挑战,区媛倩从未退缩。她记得,有一次科室收治了一位病情严重且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在关键时刻,她主动站出来,承担起照顾患者的重任。她耐心讲解病情,与患者家属沟通,最终使患者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病情得以好转。这件事让她深刻体会到,护士的职责不仅是护理操作,更是心灵的抚慰和希望的传递。

    作为住院部青年文明号号长,区媛倩还积极带动年轻人投身医疗事业,并以身作则,积极参与活动。她把自己所学的护理知识做成宣传手册及汇总成新闻稿分享给患者,并在科室内组建呼吸康复小组,教导住院患者如何进行肺康复,定期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为他们提供用药指导和展现医护的关怀,这一措施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广泛认可,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和满意度。

    展望未来,区媛倩将继续深耕结核病护理领域,学习更多专业知识,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曾楚颖

    敬业勤业乐业

    人物档案:曾楚颖,住院部医生,从业4年。

    25岁的曾楚颖,一直以敬业、勤业、乐业的态度,在结核病防治领域默默耕耘。

    说起结核病,不少人谈“痨”色变。刚参加工作时,曾楚颖也曾有过担心,但作为一名医学生,她很快调整了心态,“不管是什么疾病,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它,就不会再恐惧了。”曾楚颖表示,恐惧是来源于认知不够,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她不留余力地做好结核病知识的科普。

    曾楚颖认为,敬业是医生的根本。在日常诊疗中,她积极配合上级医师和科室团队,共同完成临床任务。面对结核病这一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她并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逐渐掌握治疗的关键。

    勤业,是曾楚颖不断进步的秘诀。她深知医学领域博大精深,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在明确职业目标后,她勤于思考,善于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此外,她还将中医知识运用到临床治疗中,通过中药、理疗等方式,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乐业,是曾楚颖对待工作的态度。在她看来,职业是终身的事业,需要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精神状态去面对。虽然她还年轻,在医术的提高上还有待进步,但她相信,只要怀揣热情,不断前行,就能在医学道路上走得更远。

    展望未来,曾楚颖表示将继续怀揣着对医学的热爱与追求,为江门市结核病防治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吴浩正

    换位思考 理解患者

    人物档案:吴浩正,放射科技师,从业4年。

    影像诊断作为疾病诊疗的“眼睛”,是临床手术离不开的“路标”。影像技师,则犹如一支“侦察兵”,不断擦亮这双“眼睛”。吴浩正是一名影像技师,从业4年间,他将青春热血倾注于这方天地。

    “您别紧张,先上去躺好,等下拍片时别动。”厚重的铅门内,吴浩正身着白大褂,指导患者上机,帮助患者摆正体位,进行检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中,吴浩正每天都会接触不同的患者,最忙碌的时候需要替超过百名患者检查。“有的患者面对大型检查仪器,会感到紧张或畏惧;有的患者因自身病情,情绪不佳;有的特殊群体,难以在密闭的空间平躺……这都需要我们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沟通。”吴浩正说,作为青年医务人员,他更需要换位思考,对患者多一些理解,多一些耐心引导。

    每次做完检查,患者的一句“谢谢”都是给他最大的鼓励。吴浩正记得有一位患者在其他医院做了很多次检查,都没有找到病灶位置,到江门市结防所检查时,就有点害怕以及不耐烦,不想再做检查。经过吴浩正的耐心指导,患者顺利完成检查,为后续精准诊断提供了关键依据。

    “我们的工作看似单调重复,实则需要扎实的检查功底,更需紧跟时代步伐。”吴浩正表示,科技日新月异,仪器与软件技术持续更新,唯有不断学习新技能、掌握新技术,方能胜任。

    吴浩正表示,未来工作中,他将一如既往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不遗漏任何一处病灶,力求拍摄出高质量影像,为临床医生提供精准病理诊断依据,做好患者健康的“守门人”。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