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台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成为大湾区假日经济新焦点
薄弱村变身典型村
小渔村谋求“向海而兴”
雨水不退场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5 月 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海镇鲲鹏村依托滨海旅游资源
小渔村谋求“向海而兴”

鲲鹏村海洋路沿线99间民房外立面披上“蓝装”,1.5万平方米海洋主题墙绘让渔村变身艺术长廊。 陆华岳 摄

    今年“五一”假期,广海镇鲲鹏村迎来了一波旅游热潮。在广海水产交易中心,游客穿梭于琳琅满目的海鲜摊位前,挑选新鲜的渔获;在渔村的海洋主题墙绘前,年轻人用手机定格与“蔚蓝大海”同框的瞬间;入夜后,烟火升腾的宵夜街上,鲜香扑鼻的美食吸引八方食客……据统计,5天时间,这个小渔村接待游客8.5万人次,同比增长超30%。

    从“讨海为生”到“向海而兴”,在奋战“百千万工程”的道路上,鲲鹏村实现从默默无闻的传统渔村,到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的蝶变。如今,随着黄茅海跨海通道开通,该村更是依托滨海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绘就渔村新画卷。

    文/江门日报记者 陈素敏 通讯员/台轩

    以“美”破题

    古老渔村换新颜

    鲲鹏村是台山历史最悠久的纯渔业村之一,村民世代“靠海吃饭”,但长期面临资源匮乏的困境——缺少耕地、林地、滩涂,仅0.18平方公里的陆域面积承载着近5000人的生计。在“百千万工程”的道路上如何突围?该村的选择是向海图强,以“美”破题。

    三年里,鲲鹏村15公里环港进村路贯通,打通渔货运输和旅游观光的“双通道”;海洋路沿线99间民房外立面披上“蓝装”,1.5万平方米海洋主题墙绘让渔村变身艺术长廊,古老渔村换新颜。

    随着鲲鹏村声名渐起,越来越多游客慕名而来。为了进一步提升游客的体验,广海镇依托位于该村的广海渔港升级改造项目,投入1.5亿元打造广海水产交易中心。今年2月,该中心一层的海鲜批发区域开启试运营。通过各大网络平台的大力宣传,目前该中心相关内容视频的浏览量已突破650万次。“五一”假期,该中心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此外,不久前在该村举办的嘉年华活动为广海镇吸引了大量人气,有力拉动了消费增长。

    目前,广海水产交易中心已成功引入161家商户,按照规划,将设置海味干货手信街和休闲餐饮购物区等区域,让游客将来自大海的美味带回家。

    渔旅融合

    向“多元产业”跨越

    鲲鹏村的转型,不仅是“面子”的更新,更是“里子”的重塑。作为纯渔业村,村民的生计大多依赖渔业,一成不变的自产自销模式难以带动富民兴村更上一层楼。为了突破发展瓶颈,2023年底,该村成立强村富民公司——台山市鲲鹏农产品有限公司,整合优质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电商直播带货新业态。2024年,该村打造面积3000平方米的电商基地,并打造自主品牌“鲲鹏日鲜店”。在直播带货和品牌效应的双重加持下,当地农产品顺利“出乡进城”,去年“线上+线下”销售额达到68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该村还整合广海镇其他村的农产品,延伸强村富民产业链,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广海镇积极探索渔旅融合,打造了面积1.5万平方米的“美食街”,推动全镇9个村(社区)联合运营。其中,鲲鹏村利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专项资金,打造一个集餐饮、灯光营地、网红直播间等多元要素于一体的“烟火集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持续为“美食街”输送客流量。目前,“烟火集市”年租金收入24万元,村集体经济实现从“单一渔业”到“多元产业”的跨越。

    如今,黄茅海跨海通道已通车,交通格局的巨变,为鲲鹏村打开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面对“大桥经济”机遇,该村加速布局:与拥有菩提古树的靖安村共建全域旅游线路,引入台山特色“铛铛车”串联渔港码头、菩提古树公园、特色民宿,游客“流量”正转化为发展“增量”。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