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侨韵入饼 乡情可品
以金融活水助力装修消费
上市江企表现亮眼
助力开平水口卫浴“出海”
厚植创新沃土 培育科技青苗
开展主题团日暨金融消保活动
反诈知识进校园 国家安全入人心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5 月 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邑大学子“侨味食验室”把侨批碉楼“揉”进糕点
侨韵入饼 乡情可品

椰子桂花冻犹如当年华侨从国外寄回的侨批。
创意十足的糕点吸引不少市民前来品尝和购买。

    江门日报讯 (文/图 陈倩婷) 当字迹斑驳的侨批化作可口的酥饼,当高大宏伟的碉楼变身精巧的饼干造型,一群“00后”大学生以创意为笔,让侨乡文化在舌尖焕发新生。近日,五邑大学“侨味食验室”品鉴会在东湖咖啡玫瑰园店举行,50多款“会讲故事”的文创糕点集中亮相,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品尝和购买。

    据悉,这场充满创意的味觉实验,源于五邑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去年新开设的“健康食物设计”选修课程。该课程融合产品设计、营养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产学协同、科教融合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

    本次品鉴会特别设定“侨乡文化”主题,引导学生从江门碉楼、侨批、陈皮等侨乡文化符号中汲取灵感。“我们希望学生不仅设计食物的造型与口味,更要让食物成为文化的载体。”五邑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负责人黄骁副教授表示,当江门本土食材与侨批、碉楼等侨乡意象相遇,美食便突破了味觉范畴,成为可品尝的文化记忆。

    “你看这椰子桂花冻盛在竹筏里,像不像当年华侨从国外寄来的一封封侨批?”在摊位前,学生潘佩晞正对作品进行讲解。她将历史记忆与美食巧妙融合起来,让传统糕点摇身一变成为传递侨乡故事的“文化信使”,每一口都饱含华侨们跨越山海的思乡之情。

    另一旁,学生陈芯懿的展台前也围满了好奇的市民。她用3D打印技术制作可食用材料印章,把侨批印到酥饼上,让酥饼化身“会说话的礼物”,传递“食甜话当年”的侨乡习俗。而学生陈晓雅则把江门人熟悉的陈皮做成了大福的“灵魂馅料”,并为作品取名为“柑渡南洋”。“对于很多海外游子来说,一尝陈皮香,便知家乡味。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乡愁变得可触可感。”陈晓雅说。

    据了解,五邑大学将建立“课程孵化+商业转化”的产教融合模式,让学生创意更多地走进文创市集、手信店等场景,落地企业生产线,着力打通从课堂到市场的创新链条。

    本次品鉴会由五邑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江海区创艺社烘焙中心主办,并得到江门市文旅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侨都教育咨询分公司、江门市工业设计协会、创智小城—创意设计基地、东湖咖啡玫瑰园店、江门市佳配食品公司、江门赛纳甜心烘焙的大力支持。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