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侨都·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破圈传播”激发江门招商新动能
由拜师学艺想到传统文化的传播
“家人”成“韭菜”,得好好管!
筑牢三防安全防线
需政府与市民双向发力
江门织密异地就医结算网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5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筑牢三防安全防线
需政府与市民双向发力


    江门4月15日正式进入2025年汛期,全市各级三防系统以“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为目标,已开展了一系列扎实的准备工作。

    从3000余名三防责任人的专业培训到超八成隐患整改,从673支救援队伍整装待命到600万件应急物资的储备……从媒体近期的报道信息中,笔者感受到了地方政府“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治理理念。

    然而,近年来极端天气易发频发,传统防汛思维已难以适应新挑战。对于江门这种沿海城市来说,长达约半年的汛期更如同一场大考,仅靠政府单方面的“备战”远不足以应对极端天气的复杂性。唯有政府与市民双向发力,方能筑牢城市三防安全的防线。

    最近,国家应急管理部确定:今年5月12日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对于三防安全,除了政府部门的专业排查外,市民也应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排查身边灾害隐患。

    排查不仅是找问题,提前主动参与预案的演练也是一种排查。譬如,各村(社区)都在部署推行“一页纸”应急预案,事实上预案机制是否纸上谈兵,在执行中是否具有极强灵活性,都需要每一位市民去关注,甚至需要亲身参与演练。

    当然,如果市民愿意充当“隐患吹哨人”的角色,政府三防责任部门也应积极回应,热烈反馈。这既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市民的特点,前端搭建便捷的隐患发现报送平台,又要在后端及时甄别市民报送的隐患,高效进行整改处置,切实解除风险隐患,并且处理进度可被实时查询,直至完成闭环反馈。

    江门各级三防系统在汛期来临前的充分准备展现了一座城市的责任担当,但面临防灾减灾救灾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既需要政府部门以“底线思维”完善治理体系,也需要每位市民与政府部门一起以守护家园的担当共筑防线。唯有如此,方能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放心得下”的安全感。 无言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