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刘嘉猷) 端午临近,开平各地陆续举行一年一度的“起龙”仪式。5月7-8日,水口镇龙东村委会榄冲村和长沙街道爱民村委会杜澄村相继举行传统“起龙”仪式。
5月7日傍晚6时许,在水口镇龙东村委会榄冲村,随着鞭炮声响起,数十名村民跃入及腰深的河水中,经过半小时的舀水清淤、擦洗船身,一艘长约39米的坤甸木龙舟逐渐显露真容。“我们从十几岁开始划龙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这也是维系乡情的重要方式。”榄冲龙舟队队员何勤俭介绍,自农历四月初八龙头转向仪式后,队员们每天下班后都会投入两个半小时的训练。“今年我们志在夺冠!”他说。
5月8日上午,在苍江河杜冈河段,长沙街道爱民村委会杜澄村的青壮年村民赤脚下水,从河泥中缓缓“唤醒”有着近300年历史的“金龙”。这艘可容纳70人、长约38米的东京木龙舟,虽然“蛰伏”水中近一年,仍然保存完好。作为开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杜澄龙舟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记忆。
开平市龙舟协会会长何杰贤介绍,“起龙”仪式包含祈福、起船、清洗、装饰及试划等多个环节,是端午龙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平这个河网密布的城市,龙舟竞渡自古以来就是重要民俗,如今更成为凝聚乡情、展现侨乡人民奋楫争先精神的重要载体。
随着一艘艘龙舟“苏醒”,开平各地陆续开展龙舟训练和赛事筹备工作。端午期间,市民、游客可在侨乡亲身感受传统龙舟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