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侨都·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群众监督助力阳光救助
见义勇为显担当 英雄浩气永长存
薪火传太极 聚力启新程
筑牢沙堤渔港安全屏障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5 月 1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5年第一季度“广东好人”向绍彬:
见义勇为显担当 英雄浩气永长存

向绍彬的义举点燃了社会的善意之火,今年1月,江门市成立首支以个人命名的服务队——向绍彬爱心志愿服务队。

    2024年8月31日,一名女子在开平市城市广场跳桥轻生。危急时刻,重庆小伙向绍彬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跳进江中救人,却与被救女子一同消失在江中。经全力搜救,至次日凌晨6时许,2名落水人员全部找到,但均不幸溺亡。

    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于今年3月公布了第一季度“广东好人”名单,向绍彬榜上有名。这位平凡的重庆小伙,以舍己救人的壮举感动南粤,其精神更在五邑大地孕育出新的善行火种。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朱磊磊

    生死时刻 纵身一跃

    时间回到2024年8月31日凌晨4时左右,夜色尚未褪去,城市还在宁静中沉睡,上完夜班的向绍彬走出公司大门,身上还穿着保安工作服。他经过开平市东汇城门口时,忽然发现两名女子余某和谭某蹲在路边哭泣,于是立即走上前询问情况。

    原来,两人的闺蜜小平因情感问题想要轻生。几分钟前,小平在开平城市广场附近打电话向她们告别,情绪十分激动,随时可能跳江,这让两名女子陷入无助之中,不知如何是好。

    “不用慌,我陪你们一起过去劝阻她。”向绍彬一边安慰两名女子,一边果断地决定陪同她们前往开平城市广场。他们迅速打车赶到事发地点,只见小平正坐在河边的护栏外哭泣,情绪十分激动,身旁站着一名男性朋友周某。

    就在向绍彬、余某和谭某上前劝慰小平时,小平突然身体后仰准备跳江。危急时刻,向绍彬立即冲上前拉住小平的一只手,周某也拉住其另一只手。但小平极力挣扎,随后挣脱二人的手并翻身从桥上跳了下去。

    此刻,江水冰冷,夜色漆黑,女子的生命危在旦夕,“我下去救她!”向绍彬没有丝毫犹豫,迅速跟着跳入苍江中施救。

    在场的其他人见状,立即拨打110报警。警方接报后迅速组织救援力量赶到现场,全力展开搜救。然而,江面漆黑一片,视线极差,两人很快就被滔滔江水吞没,失去了踪迹。尽管救援人员奋力搜救,但直到次日凌晨6时,落水的两人才被找到。遗憾的是,他们均已不幸溺亡。

    原本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在生死关头,选择纵身一跃救人。向绍彬,这位来自重庆的异乡青年,用最后的壮举完成生命礼赞,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向绍彬先后被评为“广东省见义勇为人员”“江门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开平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并荣膺2025年第一季度“广东好人”称号。

    精神永续 大爱长存

    在父亲向启文眼中,长子向绍彬的英勇绝非偶然。

    作为在长江边长大的孩子,向绍彬水性好、有胆量,遇到事情时往往第一时间挡在弟弟们身前。弟弟向绍焱记得,有一年发大水,导致住在山上的他们出行困难。“我们住在山村里,有许多山沟,发大水后水流很急,上下学时我和弟弟不敢过,是大哥一个一个把我们背过去的。”向绍焱说,走在泥泞的小路上时,向绍彬会主动牵上弟弟们的手,生怕他们摔倒,“那会儿觉得有大哥在,安全感就在”。

    对英雄最好的致敬,就是传承英雄精神,从“开平好人”到“广东好人”,向绍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勇敢和担当,不仅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温暖和力量,更引领着更多江门市民践行见义勇为精神,其精神火种正在五邑大地生根发芽。

    今年1月,向绍彬爱心志愿服务队成立,这是我市首支以个人命名的志愿服务队,成员多为网约车司机和外卖员。这支新时代“巡城马”队伍,将把见义勇为精神融入城市“毛细血管”。

    “向绍彬同志在危急时刻舍己救人,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担当,让我们十分感动。”向绍彬爱心志愿服务队队长彭乾坤表示,队员们将以向绍彬为榜样,传承和弘扬他的见义勇为精神,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积极践行志愿服务精神,用实际行动为社会传递更多的爱与温暖。

    “绍彬从小就善良勇敢,他做出这样的选择,我虽悲痛,但也为他骄傲。感谢大家对绍彬的认可、对我们家属的关怀。也希望绍彬的精神能通过服务队传递下去,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向启文说。

    英雄虽逝,浩气长存。向绍彬的凡人微光,点亮了见义勇为的精神火炬,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精神动能,他的义举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文明高度,也鼓舞着更多人奋力前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