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将特色产业变成劳育“资源库”
“小厨神”“小裁缝”大显身手
展示心育成果
助力以文化育人
游戏中解锁防灾减灾技能
硬核技术变成萌趣表演
武松“跳”出课本 知识“活”起来了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5 年 5 月 1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会区首届中小学劳动教育创新成果展启动
将特色产业变成劳育“资源库”

新会区特色劳动课程将创新元素和工匠精神相结合,激发学生动手的积极性。
新会区劳动教育注重与当代科技发展融合,智能制造元素引人关注。

    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钟珍玲) 5月12日,新会区首届中小学劳动教育创新成果展启动仪式举行。本次活动围绕“以劳促教 实践育人”的主题,通过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示新会区在劳动教育领域的创新成果与实践经验。活动期间将举办成果汇展、主题讲座、特色课程展示、实地调研、征集活动等一系列活动。

    据悉,本次活动是一个难得的交流平台,在活动现场,新会区教育局领导、教育专家、企业代表以及全区中小学代表齐聚一堂,充分交流,为新会区劳动教育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在经验分享环节,新会圭峰小学以《探索“劳动教育+”新路径 赋能学生幸福成长》为题,介绍了该校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的创新实践;崖门镇三村小学则以《整合乡土资源,赋能劳动教育》为题,分享该校如何在劳动教育中因地制宜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的经验;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重点阐述了《三方联动 五维并举 赋能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的职教经验。

    在新会的土地上,勤劳是最鲜明的底色。新会陈皮、新会葵艺、小冈香业、古典家具、不锈钢制品等特色产业都是劳动教育宝贵的“资源库”,其中蕴含着“以劳铸魂”的精神谱系。新会区劳动教育要走特色发展之路,正是要让新一代在实践中触摸历史脉络,在汗水中领悟“劳动即传承”的深意,让田垄间的质朴、工坊里的专注、文化里的匠心,都成为孩子们成长的养分。

    启动仪式当天,主办方还为新会区新宝堂陈皮有限公司颁发感谢状。同时,新会区新宝堂陈皮有限公司和新会区百益堂檀香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获颁发“新会区劳动教育学研实践平台”牌匾,新会区劳动教育在校企社协同育人方面再添两个重要实践平台。现场还举行了“1+N”签约仪式。作为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的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与区内11所中小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适合不同学段的劳动教育课程,签约学校覆盖新会区各镇街,形成辐射全区的劳动教育网络。

    活动中,与会人员还分组观摩了10个特色劳动课程。从“妙手天工”的传统手工艺到“灵动智造”的工业机器人,从“榫卯玄机”的传统智慧到“擎动未来”的汽车智造,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充分展现了劳动教育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据悉,在特色课程与精品课程建设中,新会区教师发展中心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整合本土资源开发多门“跨学科+劳动实践”精品课程,并建立“评估—优化—孵化”动态机制,推动课程升级,相关经验在省级教研活动中获得推广。新会区教育局政安股股长陈宏表示,本次劳动教育创新成果展是新会区落实“五育并举”的重要实践,既展示了各校劳动教育特色,又为学生提供了沉浸式体验平台。而促成劳动教育交流平台的建设,也有利于推进劳动教育与本土文化融合,拓宽各校劳动教育的思路,孕育更多的优质课程。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