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十四届市委第六轮巡察完成反馈
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南洋船舶前4月累计交付新船11艘
网络达人为江门农文旅融合发展支招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5 月 1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共话江门开平塘口“IE公社”:
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江门日报讯 (记者/黎禹君) 5月15日,在江门开平塘口“IE公社”建设暨“无界创客”招募计划发布活动现场,与会人员共话“IE公社”,讨论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精神文明研究院副教授王兴辉高度评价江门开平塘口“IE公社”的示范价值:“‘IE公社’巧妙融合政治引领与青年情怀,构建‘有理想、有生活、有收益’的发展生态,为文明社区生态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期待其在解决问题中持续进化,成为未来乡村建设的活力引擎。”

    “乡村离城市很远,却离世界很近。”开平市乡舍再构建筑设计事务所负责人李继津扎根开平塘口已经11年,作为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广东省乡村工匠民间建筑专业副高级职称获评者,亲历了塘口从侨乡文化积淀到青年社群崛起的转变。“政府将实践项目交给青年,这种信任难能可贵。‘IE公社’关注多元人才,将激活更丰富的跨界可能。”李继津说。

    邑间陶艺店长梁丹凤到塘口发展已有两年,她分享创业体验时说:“塘口镇的孵化基地和公共资源为创业者提供了极大便利。”

    2022年,无名营造社建筑创意总监马禹通过人才引进,把工作室落地塘口,“塘口的乡村发展路径与我们高度契合,这里已形成青年聚落,‘IE公社’将吸引更多同道者”。

    “这是一项非常好的政策!”开平塘口镇宅群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方晓莹认为,江门开平塘口“IE公社”建立全域共享理念,让创客们可以享用宅群村的公共资源和服务,有利于盘活村文旅产业,并为该村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我们正从政策保障、精准服务、人才培育等维度构建支撑体系,致力让‘无界创客’在这片热土实现事业与生活的双重出彩。”塘口镇党委书记黄巧娜表示,下一步将围绕“百千万工程”目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更多项目从“纸面”到“地面”,让青年与乡村互相成就,让世界看到塘口的创新活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