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区朗晴小学 李聂聪
通过实施跨学科学习的教育模式,学生们能够在掌握课程内容的同时,将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个人经验紧密联系起来,从而锻炼和提升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以语文学科为本位,探讨在跨学科的学习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等多方面的素质。
引入其他学科内容
丰富阅读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历史、科学、艺术等其他学科的内容,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古诗词的学习,结合历史背景和人物经历,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文章内容。例如在《马诗》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提供关于作者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继而更明确地理解作者渴望建功立业、报效朝廷却又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复杂情感。
同时,教师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来优化阅读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数学学科中的“问题解决法”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英语学科中的“情景教学法”也可以借鉴到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模拟情景的方式,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学习阅读文章,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其他学科实践
拓展阅读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主动的语文活动中积累、构建,并在现实情境中展现出来的,体现了文化自信以及语言运用、思维技巧、审美能力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实践活动来拓展阅读教学。例如,可以结合研学的机会,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调查,让他们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收集资料和信息,并撰写调查报告。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开展科学实验、艺术创作等其他学科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阅读体验和学习机会。比如,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北京的春节》教学时间大致与元宵节相近,可以通过做汤圆等实践活动,开展班级活动,激发学生了解、阅读、浏览传统节日风俗的热情。
跨学科视角下阅读素养的培养策略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通过引入其他学科内容、运用其他学科方法、结合其他学科实践以及实施跨学科主题式教学活动等措施,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和综合能力。通过创建多维学习环境,将语文知识与科学实验、历史探索等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实际操作和探索过程中深化对语文和其他学科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并增强他们的文本理解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而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先理解好学科任务,然后参与跨学科的学习活动,在层次递增的活动中提升阅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