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冯如广场,大型招聘会吸引广大求职者和企业精准对接;在园区“招聘驿站”,求职者和企业“亲密接触”;在商场夜市,市民一边逛街一边找工作……今年以来,恩平市人社局以“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为引领,构建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累计发布就业岗位逾1.4万个次,服务企业超1000家次,城镇新增就业1865人,同比增长54.25%,促进达成意向3000多人次,实现就业规模与质量双提升。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吴健争
通讯员 吴小坚
聚焦市场主体扩就业 打造经济增长“强引擎”
恩平市人社局把支持市场主体发展作为稳就业的关键举措,构建“降、补、培”三位一体的政策支持体系,多管齐下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扩大就业容量。
降成本——落实“稳就业16条”政策,狠抓助企纾困保岗位。全面贯彻落实省、江门市稳就业政策措施,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至1%政策的执行期限至2025年12月31日。截至今年4月底,恩平市审核办理各项就业优惠扶持政策补助补贴123.03万元,惠及企业189家次、劳动者343人次,积极为市场主体纾困减负。
补缺口——建立由各股室、下属事业单位负责同志担任“首席服务专员”制度,开展“百企大走访”行动,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问题解决率达90%以上。例如,今年4月协同智能装备协会组织艾普升、绮力、博泰等企业在大槐镇举行就业用工需求调研座谈会,精准摸清市场主体需求。
培动能——牵头成立恩平智造学院功能型党委,推动职业院校党组织与行业协会、重点企业深度合作,形成“政校党委搭台、校企党委联动、党员先锋发力”的人才培育新格局。依托“园区技校”培训项目,加强对企业职工开展技能培训,截至今年4月底已开展“园区技校”技能培训101人。
聚焦重点群体保就业
织牢民生保障“安全网”
恩平市人社局开展“三大行动”织牢重点群体“就业网”,推动充分就业,助力企业招揽人才。
开展“英才汇聚”高校引才行动。推进“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构建政校企联动机制。组织恩平市人民医院等用人单位以百万年薪岗位开展招聘,收到高端人才简历121份。带领产业链重点企业赴广州理工学院、广西北部湾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精准揽才,达成意向298人。会同恩平市职教中心、恩平市电声行业协会共建视听电子实验班,定向培养产业技能人才。通过新华网、《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广发英雄帖,营造“恩爱人才”浓厚氛围。
开展暖心帮扶困难群体行动。对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实施“一对一”精准帮扶,提供职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等服务。今年以来累计帮扶就业困难人员1867人次。
开展“春风送岗”失业援助行动。为失业人员建立“一人一策”个性化服务套餐,失业人员可根据需求自主选择岗位推荐、技能培训、政策享受、劳动维权、信息查询等就业服务,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今年以来,帮助1108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切实兜牢就业民生底线。
聚焦优化服务扩就业
构建就业生态“新格局”
恩平市人社局创新实施“四项工程”,积极构建就业服务生态圈。
实施“驿站到家”便民工程。打造“家门口”的就业服务圈,在群众密集或“零工”集中的区域,因地制宜、灵活科学建立“零工市场”。聚焦“百千万工程”,结合“社村”融合工作,新增沙湖镇上凯村、牛江镇高联村“就业驿站”,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打造更广阔服务平台。与恩平市妇联共建“巾帼就业驿站”,为妇女打造“政策咨询、技能培训、岗位对接、创业支持”四位一体的就业闭环服务,提供更多符合“‘家门口’就业”“弹性就业”需求的“妈妈岗”。截至今年5月,恩平全市已设立“零工市场”1个、“就业驿站”11个,服务企业800多家次,发布岗位3924个次。
实施“多维发力”招聘工程。打造“1+N”招聘模式,举办“南粤春暖·春风行动”系列招聘活动,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招聘活动25场,累计发布岗位1.43万个次,求职人员到场7193人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3462人次。
实施“企业护航”联动工程。建立“三办”服务机制——企业需求“马上办”,开展“人社服务进万家”党建专项行动,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联系、企业服务群对接等形式联系200多家规上企业,及时掌握企业需求;用工问题“联动办”,针对企业反映的重点问题,建立“一企一策”解决方案,通过部门联动加速协调解决用工难题;政策兑现“提速办”,明确人社各项事项办理时限,实现惠企利民政策“快享直达”。
实施“政策赋能”创新工程。打造“AI+人社”服务新模式,联合运营商组织100多家企业以“人工智能+人社政策赋能企业发展——降本增效与风险防范”为主题开展政策宣讲,以政策解读与技术赋能“双引擎”驱动,全面展现恩平市“妈妈式”服务理念与优化营商环境的扎实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