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法治桥”连湾区 “人才桥”通世界
烽火燃五邑 浴血挽山河
洁梅书屋“焕新”
77家(个)企业和创客团队参赛
江门站预计发送旅客41.79万人次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7 月 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烽火燃五邑 浴血挽山河
江门举办抗战历史专题巡回展首站启动仪式暨抗战故事分享会

    江门日报讯 (记者/黎禹君)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成立80周年。7月1日,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举办“烽火燃五邑 浴血挽山河”——江门抗战历史专题巡回展首站启动仪式暨抗战故事分享会。活动特邀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老同志亲属、五邑籍革命先辈后代代表,深情讲述那段浴血奋战的英雄岁月。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陈冀出席活动。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及市民代表共同参与,触摸历史脉搏,聆听烽火回响。

    在江门市图书馆南楼展厅,江门抗战历史专题巡回展首站正式亮相。展览精心设置“日军在五邑的滔天罪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全民族抗战”“中共领导下的五邑敌后游击斗争”“五邑抗战英烈选介”四大板块,通过大量珍贵图片与详实史料,系统还原五邑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畏强敌、浴血奋战的壮阔历程。本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10日,随后将在江门各县(市、区)巡回展出,直至9月结束。

    此次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对先烈的缅怀,更是对和平的珍视、对开创未来的激励和宣誓。培英高中新疆班学生古丽米热参加活动后表示:“我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在面对外敌入侵时所展现出的巨大勇气和团结力量。这份不屈不挠、保家卫国的精神,是中华儿女共同的宝贵财富。”

    □相关新闻

    战士后代口述先辈抗战故事

    活动现场,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后代代表登台,动情分享先辈抗战故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谭颂华(又名谭煦照)是江门新会人,1944年5月任新鹤人民抗日游击大队政治处主任,1945年1月任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第二团政治处主任,在新会、台山、鹤山等地打击日伪军。

    “今天,我带着父亲的英灵回到家乡,看看他曾经战斗过的江门,如今是那么的秀美、那么的繁荣,他的血没白流!”谭煦照烈士之子谭江涛深情地说。父亲牺牲时,谭江涛年仅1岁多。他回忆道,40年前,他追寻父亲足迹,重返新会司前镇白庙村松山炮楼——新鹤人民抗日游击队大队部旧址。炮楼依旧矗立,村中老一辈还记得,他父亲曾在炮楼旁的祠堂,教村民高唱《保卫新会》。“当时抗战胜利已40年,村民仍能传唱这首具有江门特色的战歌,足见其深入人心。”更令他动容的是在鹤山龙口镇清溪村,当年足不出省的农妇们,竟能用普通话高唱《黄河颂》。

    “一首本土战歌,一首延安颂歌,唱出五邑大地与民族心脏的同频共振,更唱出共产党人发动民众的伟力。”谭江涛感慨道,正是共产党在江门建立组织,以其卓越的动员力、号召力与凝聚力,唤起江门人民的爱国心与反抗意志,“江门的抗战历史雄辩地证明: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黄复虞随后登台,追忆父母与二姨为革命壮烈牺牲的故事。其父陈春霖1945年担任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第三团政委,同年5月在鹤山宅梧激战中英勇牺牲,年仅41岁。“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原因众多,最根本在于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不屈的斗争。”黄复虞一字一句,铿锵有力,“江门人民用行动证明,谁能真正唤醒民众,谁就能凝聚起移山填海的磅礴力量。”

    “先辈们的故事让我倍感震撼!”活动现场,江海区景贤小学二年级学生王宇芊表示,“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应该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学习,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黎禹君)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