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镇街
上一版3  
农旅融合 客涌蕉园
引导群众自觉抵制毒品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暖心帮扶显真情
巧手砌砖瓦 处处见乡韵
路面不再泥泞 便利群众出行
主创人员点赞开平美丽风光和地道美食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7 月 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平乡村工匠四个项目省赛获奖
巧手砌砖瓦 处处见乡韵

蚬冈镇东和村联登里人居环境整治工程。
百合镇茅冈宝顶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

    在开平的乡村,一座旅游厕所可以成为建筑艺术的展台,寻常的村居经过整治被赋予诗意栖居的内涵。青砖黛瓦间,开平的乡村工匠以巧手传承百年技艺;阡陌纵横处,创新思维激活沉睡的乡村记忆。

    由开平市塔木方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设计师、总工程师关询维带队建设的赤坎镇现龙村旅游厕所、赤坎镇侨小馆邻里中心、蚬冈镇东和村联登里人居环境整治工程、百合镇茅冈宝顶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等4个项目在2024年广东省乡村工匠大赛——民间建筑类暨民间美术类作品竞赛中获奖,彰显开平市积极发扬乡村工匠精神,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成效。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李淑珩

    乡村建筑要有“乡村味”

    乡土建筑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优秀的乡村建设并非简单的城市模式复制,只有根植本土,才能唤醒乡村内在的生命力。

    “这次获奖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用砖和瓦砌成的。”谈及项目的设计思路,关询维侃侃而谈。在关询维看来,乡村建筑要有“乡村味”。“砖、瓦是旧时最普遍最基础的建筑材料,最能代表乡村,加之有技巧地运用和摆放不同颜色和材质的砖、瓦,能使建筑不仅体现乡土特色,还具有现代设计的美感。”关询维说。

    赤坎镇现龙村旅游厕所是关询维目前最得意的作品,其团队将砖砌“玩”到极致,不仅使用了原始的青砖和红砖,还融合现代玻璃砖,不仅能够满足公厕通风采光的需求,还与现龙村的底蕴和村情相符。“结合‘现龙”这个村名,我们将其打造成为具有艺术感的‘龙头’形象,除平面的曲线砌筑外,立体构造形成的凹凸也让建筑拥有独特的形态,跳脱村中传统民居建筑范式的同时,巧妙融入村落的整体氛围。”关询维介绍道。为了解决设计施工时面临的难题,关询维及其团队每天晚上探讨解决方案,白天到现场和工人一起检验方案的可行性,终于达到理想效果。如今,现龙村旅游厕所宛如雕塑一般,矗立在村场上的大木棉树下,成为村里的美丽风景。

    赤坎侨小馆项目同样运用了砖瓦砌筑工艺,以100万块从危房拆除中收集到的青砖和部分红砖作为主要建筑材料,重新打磨、清洗,展开建筑外立面的全新创作。关询维把赤坎侨小馆的建造称为“农民的创造”:“我们把农民的砌筑智慧放在了所有设计创作的最前端,将地方工匠的手艺带到创作中,一切都回到了建造本身,没有什么设计,就是盖房子,就是手艺。”

    人居环境整治显成效

    走进蚬冈镇东和村联登里,一张由砖、石、瓦、罐等铺设而成的“地毯”映入眼帘,既有“乡土味”,又有设计感;周文雍故居所在地——百合镇茅冈宝顶村经过人居环境整治后重焕新生,由青红砖筑砌而成的五角星点缀着连廊,村民们坐在连廊里闲聊、下棋……

    百合镇茅冈宝顶村是周文雍故居所在地,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关询维将村口废弃绿地、新建公厕、原有的杂物房等通过“景墙+连廊”的方式,整合成建筑群,通过砖砌工艺围出一个庭院空间,并平整庭院场地,保留所有大树。此外,清理绿地边缘的竹林,在边界处设计了一条乡村长廊,将远处的农田风光直接“引入”庭院。

    村面水塘周边的围栏也是用砖砌筑而成。“我们做的这些护栏,不仅可以保障村民安全,还可以满足村民的晾晒需求,符合本地晒菜用圆形筒杆的习惯。此外,护栏中还有地块供给村民种葱、种香菜。”关询维说。

    “边界控制、就地取材、发动村民共建共享,是蚬冈镇东和村联登里环境整治项目的三大特色,有效传递废弃材料再利用的生态理念,创造出了与本土环境相融合的艺术化乡村新景象。”关询维说。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与开平市人社局的沟通,依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育更多乡村工匠,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质增效,真正让乡村工匠成为开平乡村振兴的靓丽名片和强大引擎。”开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