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横陂镇横东村迎来不少游客,横陂镇农耕文明馆、横陂镇民俗文化馆、横陂镇史馆,“一村三馆”成为热门打卡点,也成为当地发展文旅产业的主要抓手。目前,“三馆”已累计吸引近万人次参观学习。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吴健争
农耕文明馆元素丰富
在横陂镇农耕文明馆,记者看到,该馆以“山海耕读”为主题,通过实物陈列、场景复原等形式,系统展现我国传统农耕器具的演变。馆内的“农耕记忆”展区陈列着从全镇各村征集而来的传统农具,包括木质犁耙、铁锄等。馆内还复原了“男耕女织”的场景,展示曲辕犁、水田耙等农具的使用方式。灌溉工具龙骨水车是馆内亮点之一。
“这种装置通过刮板串联木链的设计,将低处河水‘提升’至高处农田,展现古人‘旱时车水入圩,涝时排水于外’的智慧。”横东村党总支书记钟幸存说。此外,馆内还展示了石磨、风谷机、砻等加工工具,集中展示了粮食加工的全过程。观众可亲手操作石磨,体验传统的豆浆制作工艺,感受“一磨三刮”的精细流程。
横陂镇是恩平市唯一的沿海镇,馆内陈列的渔网、蟹笼、蚝耙等渔具,诠释了地方渔民“耕海牧渔”的智慧。
目前,横陂镇正探索“传统+科技”创新路径,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发“镇海湾”品牌农产品,将横陂镇农耕文明馆打造成“文化展示+产业孵化”的复合型空间。
民俗文化馆特色突出
横陂镇民俗文化馆收集了展示横陂镇民俗风情的200多件老物件,通过实物展示等形式,再现明末清初至民国时期横陂镇农家生活场景,让人们穿越历史,了解祖辈生活情况。
据介绍,为收集这些老物件,钟幸存等人历经艰辛,进村入户查询史料、走访乡居。馆内陈列的青花瓷碗、盘、碟,多为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民间用品。这些瓷器虽不及官窑精美,却带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蓝白相间的纹饰多以花卉、鱼虫、几何图案为主,充满乡野意趣。其中,一些口径约20厘米的青花缠枝莲纹碗颇有价值。据考证,这是当地小窑口烧制的典型器物,曾作为婚宴、节庆时盛装菜肴的“吉祥碗”,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期盼。
馆内的竹编器具展区陈列着竹篮、竹筛等竹编品,均由当地匠人手工编织而成。竹篮造型圆润,适合渔民出海时盛放渔获,见证了横陂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勤岁月。
串点成线促发展
横东村依托“一村三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组建合作社。钟幸存发动10多位年轻人联手组建良民良田合作社,被评为江门市2022年示范合作社。该合作社立足本地,租赁撂荒地,开展水稻、辣椒、西红柿等农作物轮作,同时,购进农机、建设仓库,带动当地农户增收。
加强农技培训。横东村党总支立足本地特色农业产业,以横东村科普教育基地为试点,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开展田间技术指导与服务,“手把手”指导、“一对一”教学,真正实现“教会农民干”。
畅通销售渠道。横东村党总支与中国邮政、中国电信开展党建结对,建立横东乡村邮站便民惠民服务平台,与友邻村达成“订单+供货+利润分成”合作意向,畅通南华锦江红橙、白庙鸡蛋、横东辣椒、横平凉瓜、蓝田青蟹等的销售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
横东村还将村内的黄花风林木美景、蔬菜基地、科普教育基地、休闲农场等资源,与村中“三馆”串点成线,进一步拓展休闲旅游功能。目前,已举办多次亲子采摘、亲子体验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