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侨都·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文化“活”起来,让民众“富”起来
发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优势
推动侨都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叠滘龙舟“出圈”对礼乐龙舟发展的启示
人工客服“躲猫猫”
一枚角膜的“江门新生”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7 月 1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优势
推动侨都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前段时间,马冈肉鹅、杜阮凉瓜、恩平簕菜、鹤山红茶、台山大米、台山青蟹、甜水萝卜等13个侨乡特色农产品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至此,江门累计拥有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数量增至16个。这一成果既是对江门特色农产品的高度认可,更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意味着拥有了一张含金量极高的“名片”。对江门而言,新增13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意义非凡。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江门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马冈肉鹅为例,作为广东四大名鹅之一,已在市场上小有名气,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后,其品牌价值进一步提高,能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地理标志产品的认定对于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甜水萝卜为例,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后,将进一步提升其品牌价值与知名度,吸引更多资源投入该产业,带动产品所在地新会区崖门镇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产业繁荣发展。

    江门在地理标志产品培育方面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长期持续努力的结果。近年来,江门市市场监管局积极作为,以地理标志产品为纽带,通过“培育+服务+试点+创新”四轮驱动,全力推动地理标志产品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然而,地理标志产品的发展并非一劳永逸,江门要推动江门农产品品牌接续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在品质上找感知锚点。多数地理标志产品虽有特色,但缺乏直观的品质感知路径。江门可借鉴葡萄酒产区“风土档案”模式,为每个地标产品建立“数字身份证”。消费者扫描产品的二维码,不仅能看到产地环境数据、种植养殖过程视频,还可获取权威机构对产品糖分、微量元素等核心指标的检测报告。同时,推出“盲测品鉴”活动,邀请消费者参与地标农产品与普通产品的对比测评,通过味觉、视觉等多维度感知差异,将抽象的品质优势转化为具象的消费信任。

    二是在宣传上找流量密码。荣昌卤鹅借“卤鹅哥”的推广火遍全国,电视剧《狂飙》也无意中带火了江门的“猪脚面”。江门可联合影视制作公司,将地理标志产品融入剧情场景,打造“舌尖上的侨乡故事”,借助影视IP的传播力,让全国观众对江门优质农产品产生情感共鸣。此外,可邀请美食类网红博主,推出江门地标美食打卡栏目,形成全网传播效应,快速提升江门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

    三是在产业链上找破局支点。以“新会陈皮”为突破口,聚力打造“陈皮+”全产业链品牌矩阵。在实用性上,发挥陈皮保健功效优势,开发陈皮茶饮、陈皮糕点、陈皮洗护等衍生产品,满足不同消费场景需求;在性价比方面,降低消费门槛,为消费者提供更具性价比的陈皮产品,让其走入千家万户。同时,整合杜阮凉瓜、恩平簕菜等其他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构建“侨乡味道”品牌联盟,通过联合营销、共享渠道,形成规模效应,以矩阵化品牌策略打开全国市场,实现从单一产品到多元产业的升级跨越。

    江门新增13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未来,江门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让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真正成为江门的“金名片”,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许文富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