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千年古郡惊艳大银幕
深化校地合作 培养专业人才
持续激活“夜经济”
服务海工装备产业生产一线
新会现役军人荣立三等功
以榜样力量激励学子志存高远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5 年 7 月 2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会美景成电影《长安的荔枝》天然“背景板”
千年古郡惊艳大银幕

《长安的荔枝》电影剧组在银湖湾滨海新区的取景现场。

    7月18日,电影《长安的荔枝》正式上映,当日在豆瓣开分7.7。值得关注的是,影片中“荔枝使”运送荔枝所经的岭南驿道,部分取景自银湖湾滨海新区、南坦葵林。新会美景成为电影的天然“背景板”,银湖湾滨海新区的多元景观与南坦葵林的万顷绿涛,在镜头下交织出令人屏息的美丽画卷。

    近年来,越来越多影视作品选择在新会取景。新会这座千年古郡,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以高出片率的画风,强势闯入影视圈的热门赛道。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简家琳

    通讯员 新会宣

    新会美景成天然影棚

    新会之美,在于自然生态与历史人文的交融,这是其作为影视取景拍摄地的天然禀赋。

    以电影《长安的荔枝》取景地银湖湾滨海新区、南坦葵林为例,银湖湾滨海新区坐拥珠三角珍稀的完整湿地生态链,绵延数公里的原生红树林是白鹭的天堂,咸淡水交汇处的独特水域倒映着四季流转的云霞,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不可复制的生态背景;南坦岛上的连片浦葵林十分罕见,林间光影斑驳、古意盎然,其静谧深邃的气质与《长安的荔枝》中追寻真谛的意境完美契合。

    中央电视台《三餐四季》广东篇在新会各镇取景,挖掘以新会陈皮、古井烧鹅、崖门水蟹为代表的新会美食文化;电视剧《狂飙》在新会人民会堂取景,地标性建筑让市民观看电视剧时会心一笑;电视剧《棋士》在新会旧厂街取景;电影《运钞大劫案》在新会教育局旧址取景……近年来,新会梳理整合影视拍摄资源,吸引越来越多“大咖”前来。

    “新会城市发展迅速,同时,又保留了很多上世纪90年代质感的建筑。”《运钞大劫案》制片人邓宵表示,新会这颗“岭南明珠”有着独特而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是天然的影棚。同时,新会亦借影视作品之力,向观众展示其独特风貌和悠久文化。

    文旅融合打造“影视+”IP链

    新会区深谙影视热播带来的巨大流量价值,全力构建“影视外景地+深度文化体验”的文旅融合新模式。

    2023年3月,《新会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扶持措施》出台,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对影视等相关产业的政策具有较强针对性,奖励对宣传提升新会区城市形象、发展文化旅游有积极推动作用的影视作品。

    2025年新会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抓住影视经济风口,整合景区景点、古镇乡村、特色街区等侨乡文化资源,探索“文旅+影视”新业态,助力新会故事出圈出海。正是这种前瞻性的“筑巢引凤”,让电影《长安的荔枝》剧组可以高效完成在银湖湾滨海新区、南坦葵林深处的复杂场景拍摄。

    随着电影《长安的荔枝》的热映,银湖湾滨海新区、南坦葵林的知名度飙升。其中,银湖湾滨海新区核心区独特的自然风光被搬到大屏幕,让全国观众通过影片一览银湖湾滨海新区核心区的原生湿地、滨海、防风林等景色。如今,每逢周末,银湖湾剧场公园都迎来大批游客,成为新会又一文旅新地标。据了解,银湖湾剧场公园是银湖湾滨海新区首个以“艺术+生态”为主题的滨海公园,串联起大海、红树林湿地、芦苇荡、防风林等生态资源,打造具有滨海特色的景观体系。

    未来,新会将继续深化“影视+旅游+文化”战略,进一步完善银湖湾滨海新区、南坦葵林等重点取景区域的基础设施和游客服务中心建设,提升接待能力与体验舒适度。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