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新会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以过硬作风为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指导保生产 护苗稳晚稻
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
强化管护防控病虫害
从“闯关”到“领跑”
紧急排涝护民生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7 月 2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台风过后,新会农技专家赴一线
指导保生产 护苗稳晚稻

    江门日报讯 (记者/任晓盈) 当前正值水稻育秧、插秧关键期,受台风影响,新会区多地育秧田块遭遇不同程度的水浸。为最大限度减少损失,连日来,新会区农业农村局迅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镇(街)生产一线,重点排查低洼农田等高风险区域,通过疏通排灌沟渠、加快排水速度等措施,严防农田大面积内涝。

    7月21日上午,新会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农技专家赶赴罗坑镇、崖门镇的受灾稻田,实地查看育秧田块水浸情况,手把手指导农户开展灾后自救。在新会区兆峰水稻专业合作社,部分田块水位已漫过育秧盘,秧苗浸泡严重,农户正全力抢排积水。

    “这些田块是本月17、18日播种的,正值种子萌发关键期。台风带来大雨,加上外围潮水顶托,田块排水困难,种子全部被水泡了。”有着30多年水稻种植经验的高级农艺师吴在敬在田间分析指出,秧苗水浸后缺氧易受损,当务之急是阻断外水、加固田埂并加速排水。

    在崖门镇的水稻育秧场,大片秧苗被积水覆盖,大型抽水机持续作业。吴在敬现场指导农户做好灾后复产:“除抓紧排水外,待积水退去后,还需及时喷洒杀菌剂消毒,防止病害蔓延。同时,补充营养素和芸苔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帮助秧苗恢复生机。”

    据统计,今年,新会区早稻种植面积8506.67公顷(12.76万亩),已基本完成收割,台风对早稻收割影响甚微。晚稻计划种植8780公顷(13.17万亩),目前已育秧近2666.67公顷(4万亩)。新会区农业农村局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加快排涝降渍,全面疏通田间沟渠,优先抢排育秧田块积水,缩短作物受淹时间。同时,继续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做好指导,帮助农户加强田间管理,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抢抓农时推进晚稻落实到田,定期巡查田块,确保各项复产措施落实到位。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