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人生的第一次转折,更是进行良好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年级班主任的我们必须抓住时机,循循善诱,使孩子们真正做到“好习惯,早养成,益终身”。怎样让孩子养成好习惯,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新会实验小学 叶慕芳
选好故事 培养良好习惯
一年级学生都是在听故事中长大。故事犹如一面镜子,很容易让孩子看到自身的坏习惯,继而帮助他们养成好习惯。
如,当看到孩子饮食习惯不好时,我会从“大公鸡和漏嘴巴”谈起;当想告诉孩子早睡早起好处多的时候,我会讲“再睡一分钟”的故事;当讲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时候,我会讲“小猪变干净了”的故事;当面对任性的孩子时,我会讲“任性的玛拉”的故事,让孩子在听故事中更好地培养良好习惯。
用好口令
规范行为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年级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方方面面,我们可以把学生习惯养成的要求编成口令。这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可以让学生在读中学,在学中读,不知不觉中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
如,课堂上讨论交流后,我会说:“一、二、三”,学生马上跟着喊出:“坐端正!”想让学生专心听讲时,可以说“小眼睛,亮晶晶”或“小眼睛,望老师。”又如排队时,可以说“小小手、放背后、脚踩线上”。每当学生写字之前,我会让学生说“头正、肩平、身坐直、两脚平放地上”。
榜样示范
感染学生
“身教重于言教”,就是指教师要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自己做到。在日常工作中,我会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做学生的表率。当地面有纸时,要赶紧捡起;当教室桌椅摆得歪斜时,要移整齐;当桌面不整洁时,要清理干净。我相信,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就会学着做。
表扬鼓励
激励学生
一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表扬,表扬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起着激励和导向的作用。
上课时,我会用通过在黑板上画笑脸、哭脸,以及发小红花、表扬信等方式,表达对学生的鼓励。平时,我还会运用积分奖励制度,好的行为积分,不好的行为扣分,有奖有罚。学生积累一定的积分后,就可以兑换小礼品。这样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家校结合
促进成长
学生的时间大都是在学校与家里度过的,两者就像是一条线条的两端,家长与老师要充分合作,共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为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我会充分利用班级微信群、作业登记本、家长会、上门家访等多种方式及时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活动体验
培养能力
学生还可以在一次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养成良好习惯。除了每周的中队活动,我会在学期末针对学生自理能力差的问题,举办“我是劳动小能手”自理能力大赛,要求孩子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理书包、叠好衣服、绑好鞋带。为了在比赛场上发挥出色,学生们平时就学习有关技能。到了比赛场上,他们个个斗志高昂,信心十足。
一年级班主任的工作是辛苦的,但开展学生行为习惯的起步训练却是甜蜜的,让我们在希望的田野上尽情播种,等待收获累累硕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