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升级改造,小区道路宽阔了,停车位也增多了!”沙坪街道新业社区屏苑一区居民吕文胜说。“自从康宁路(九号街)开通后,我们去附近的商圈不用绕路了,更便利了!”沙坪街道南山社区南景湾山水城居民麦梅笑道。
居民们的点赞,生动反映了鹤山市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工作取得的良好成效。今年5月,鹤山市成功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这也标志着鹤山市城市品质提升工作迈向新的阶段。
近年来,鹤山市有关部门及镇(街)紧紧围绕鹤山市委关于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关要求,扎实开展“县域提升”行动,大力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工作,不断优化城市配套设施,在扮靓城市“颜值”的同时,丰富群众幸福感内涵。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张舜同
老旧小区展新颜
居民生活添乐趣
“屏苑一区以前的道路是水泥路,因为年久失修,道路坑坑洼洼,老人走在上面容易磕绊,十分危险。今年年初,我们小区完成升级改造,道路铺上沥青,比以前更美观了,走起来更舒适了。小区的花圃也进行规范修整,让道路变得更加宽阔,再也不用担心行人和汽车争道了。”吕文胜笑道。
记者走访屏苑一区看到,小区内部道路全部铺设沥青,走起来十分舒适;停车位用清晰标线划分,车辆规范停放,乱停乱放现象大幅减少;老人在小区内安心散步,小朋友快乐玩耍……
城镇老旧小区升级改造工作是民生工程,也是提升城市品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鹤山市聚焦群众需求,因地制宜推进城镇老旧小区升级改造,从小区路面加铺沥青、小区停车位规划、排水及排污设施升级改造、增加康体健身运动设施、升级改造照明设施等方面着手,消除老旧小区硬件老化、服务缺失、治理低效等痛点,进一步提升群众居住环境品质和生活便利度。今年以来,鹤山市积极争取中央补助资金,先后完成沙坪街道新业社区屏苑一区、东升社区丽城花园周边开放小区、南山社区南山路一带老旧小区等6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截至目前,鹤山市已对44个老旧小区实施升级改造,相关工作成效得到群众认可。
其中,屏苑一区老旧小区升级改造项目总面积约12247.82平方米,改造内容包括拆除原人行道及障碍物、修复破损混凝土路面、对部分现状混凝土路面铣刨后摊铺沥青、重新规划停车位及交通标线标识、新建人行道约500平方米,以及升级改造排水、排污设施,配套建设检查井等。
“我最满意的就是排水、排污设施的升级改造。过去,小区的排水设施老旧,遇上暴雨天气就会出现污水倒灌、堵塞的情况,臭味让人难以忍受,更别说还得踩在污水上出行。如今,小区的排水、排污设施完成升级改造,台风天气也没有出现内涝等情况,大家都为此点赞!”屏苑一区居民易翠兰说。
记者还走访了丽城花园周边开放小区。在高升邨110号楼前,道路一侧用清晰标线划分多个停车位,一改过去车辆乱停乱放的情况。居民楼一侧的人行道也得到升级改造,过去的斜坡改造成平整的台阶,居民走在上面安全又舒适。“以前楼下的人行道是个斜坡,走在上面容易崴脚,下雨天还容易滑倒。如今,人行道变得平整,再也不用担心出行安全了!”高升邨110号楼居民滕永萍说。
完善交通路网
方便居民出行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主体骨架,加快城市道路建设,既是完善城市路网、打造便捷通畅交通系统的重要工作,也是改变城市面貌、惠及民生的重要工程。
近年来,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新老城区交通路网,方便群众日常出行,鹤山市大力推动康宁路、朗和路(十号街)、咏春路(十二号路)、汇源新都道路等多项城市道路建设工程,聚焦解决新开发建设小区居民的交通出行,以及局部区域交通拥堵、路网结构不完善等问题。
今年5月,位于鹤山汽车总站周边片区的康宁路完工通车,该道路全长483.66米、宽40米,为双向六车道,路侧设置了停车位。该道路连接鹤山大道与南景湾山水城小区、南景华府小区,为周边居民出行带来便利。
日前,记者走访体验了康宁路。车辆行驶在平整宽阔的道路上十分顺畅,从南景湾山水城小区出发,沿着康宁路进入鹤山大道仅需2分钟,前往鹤山汽车总站仅需4分钟,前往最近的商圈坚美广场仅需6分钟,前往鹤山新华城商圈仅需7分钟。
“康宁路未建成前,这里是一条凹凸不平的泥土路,每到下雨天就会积水,到了晴天则是尘土飞扬,对此,附近居民十分苦恼。此外,道路狭窄,车辆无法会车,大家如果去鹤山新华城、坚美广场等商圈,大多会选择绕道小范街,出行十分不方便。如今,康宁路不仅平坦舒适,还把我们小区与文边村连通,大家出行有更多选择,更加便捷了!”麦梅说。
“以前,我们网格员到南景湾山水城小区开展工作需要从小范街绕道才能进入小区。现在康宁路开通后,我们从鹤山大道可直达小区,大幅缩短交通距离,可以更迅速地为居民服务。”社区网格员冯炬荣说。
除了康宁路,近年来,鹤山市还先后推动朗和路、咏春路等重要民生路实现通车。其中,朗和路于2023年9月建成通车,咏春路于去年7月开通。
朗和路是鹤山新华城商圈与雅瑶镇石田村之间的道路,连接鹤山大道与咏春路,全长约567米、宽30米,为双向六车道,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工程(软基、路基、路面)、市政管网工程(给水、雨污水、电力通信等综合管线)、交通工程、照明工程、景观绿化工程等。
“朗和路建成前,这里的沿线道路是简易临时村道,群众往返石田村与鹤山新华城商圈需要绕道从鹤山大道前往,或者通过这条村道前往。这是一条泥土路,路面狭窄不平,不仅容易造成交通拥堵,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鹤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朗和路是鹤山东部片区规划主要道路之一,与附近道路共同构成新城区路网。朗和路的通车有效解决了鹤山新华城商圈及石田村群众交通出行难问题,并对周边的中兴汇、骏景湾等小区及财富广场起到车辆疏导作用,同时,有效分流鹤山大道的车辆,改善区域交通环境。良好的交通环境还促进朗和路沿线周边土地的开发,让鹤山东部片区更好接受城区经济辐射,提升集聚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朗和路也是前往鹤山市广旭实验学校的重要道路之一,为该校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出行环境。
沿着朗和路朝鹤山市广旭实验学校方向前进,便可到达咏春路。同样铺设沥青的咏春路平坦宽阔,双向六车道的设计让来往车辆畅通无阻,路上设有多个清晰、醒目的交通指示牌,道路两侧设有人行道,保障行人出行安全。
据了解,咏春路全长约1024米,连接江沙路与铁夫路,该道路的开通能有效疏导鹤山城区通往过境公路、雅瑶镇等方向的车流。同时,解决鹤山市广旭实验学校、鹤山新华城商圈、中兴汇小区、骏景湾小区、财富广场、石田村等周边一带出行难问题。“目前,鹤山市正在大力推进朗和路连通新国道G325线的相关建设工程,预计建成后可为鹤山市人民医院新院区的运营提供更完善的交通支持。”鹤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推广垃圾分类
共享绿色生活
日前,《鹤山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发布。目前,鹤山市八大场所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配置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是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任务,也是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举措。今年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公布全国县级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名单,鹤山市成为广东省唯一入选县级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的城市。
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鹤山早有行动。近年来,鹤山市积极推进“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提质升级,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围绕设施建设、机制建立、习惯养成等方面工作,持续优化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助推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效能逐步提升。
鹤山市不断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在生活垃圾投放环节,大力推进垃圾收集点整改工作,让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更便捷、规范。今年上半年,鹤山市共完成563个垃圾收集点整改,建设246个配置分类棚,优化850个沿街果皮箱功能分区。此外,推动16个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完成双合镇、共和镇、古劳镇和沙坪街道十里方圆环卫转运站改造工作,在沙坪街道设置大件垃圾、装修垃圾临存点,保障收运顺畅。
早在今年1月1日,鹤山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提质改造项目一期(700吨/日)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式投入运营,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而依托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的厨余垃圾处理设施也于去年年底投入使用,有效提升鹤山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据统计,今年1-6月,鹤山城区厨余垃圾收运量6551.41吨,日均36吨;其他垃圾收运量95451.01吨,日均527吨,城区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3%。
值得一提的是,鹤山市全力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网点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两网融合”。其中,创新打造“小蜂家”生活垃圾分类服务驿站项目,于2022年在沙坪街道乐民邨建设鹤山首个“小蜂家·社区分类驿站”。该驿站集宣传、投放、回收与便民服务于一体,配套5G物联网技术,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同时,实施“积分制”管理,群众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相关活动可获得相应积分,凭积分可到该驿站兑换生活用品,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群众逐步掌握生活垃圾分类有关知识,养成生活垃圾分类好习惯。
今年6月,鹤山市在新升苑“口袋公园”、保利物业小区投放“小蜂家”智能回收柜,进一步完善回收网点布局。据统计,今年1-6月,鹤山城区可回收物回收量17000吨(日均收运93吨),城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1%。
要让生活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多元宣传是关键。鹤山市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垃圾分类工作领导专班,将垃圾分类纳入基层党建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各社区以垃圾分类为抓手,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知识讲座、入户宣传等形式,将垃圾分类知识送到党员群众身边,推动实现“要我分”向“我要分”的转变。
此外,鹤山市依托乐民邨垃圾分类主题公园科普基地开展相关宣传工作,该基地累计接待群众参观16场,开展户外巡回宣传104次;鹤山市在4个非物业示范小区举办集中宣传活动10次,开展入户走访宣传1351户,覆盖约3万人;鹤山市启动“分类新时尚,齐齐来参与”宣传周活动,5月27日至6月底共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进校园”“进社区”专题宣传6次,覆盖约4万人。
科学规划建设
打造绿美空间
漫步在鹤山文化中心绿美鹤山示范点,放眼望去,绿植高低错落有致,花草迎风招展,共同为鹤山城区勾勒出一幅绿美生态画卷,市民沿着示范点的石板路散步,感受绿美生态建设带来的福祉……
“我经常带孩子到鹤山文化中心绿美鹤山示范点玩耍,这里空气清新,景色宜人,可以让人放松心情,也适合与朋友畅聊生活趣事。”保利中央公园小区居民冯结文说。
近年来,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和绿美鹤山生态建设,鹤山市聚焦城市交通重要点位,科学规划,打造鹤山文化中心绿美鹤山示范点、大雁山喜来登酒店路段绿化典型示范点,带动城乡一体绿美提升。
其中,鹤山文化中心绿美鹤山示范点占地面积约4.2公顷(63亩),以种植观叶乔木构筑主题空间,同时,搭配不同时节开花的观花乔木形成视线焦点,营造“春花、夏荫、秋叶、冬果”的四季景观,设有“机关林”“人大林”“政协林”等17个主题林。示范点内种有仁面、南洋楹等常绿乔木707棵,紫花风铃木等开花乔木1269棵,簕杜鹃2200棵。此外,示范点建有约1000米长的步行道,并安装排水设施、绿化喷淋系统、照明系统等,助力景观品质提升。
鹤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鹤山文化中心绿美鹤山示范点建成后,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强化示范点建设窗口作用,进一步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让广大群众可见可知、可感可享生态建设成果。
今年以来,鹤山市扎实推进县镇两级绿化种植工作,截至目前,已种植苗木12152棵。其中,加强簕杜鹃推广种植,在人民东路—雁前路、国道G325线鹤山桃源至址山段等路段种植簕杜鹃4053棵;强化簕杜鹃日常养护,科学调控花期,在城区桥梁、河岸等立体空间,打造“桥廊—水岸—公园”市花绽放亮点景观。同时,积极深化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新增开放鹤山文化中心共享草坪约4.1公顷(61.5亩),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城市绿色健康生活空间。
接下来,鹤山市将以精细管理提升城市“颜值”,以项目建设夯实城市根基,建设整洁、有序、安全、智慧的现代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