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光伏+”点亮“百千万工程”新图景
江门“澳门企业服务站”正式设立
助力大长江“电力满格”复产
疾控专家支招预防基孔肯雅热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5 年 7 月 2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疾控专家支招预防基孔肯雅热
注意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

    江门日报讯 (记者/梁爽) 7月25日,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发布最新通报,截至7月24日顺德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超3600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针对这一情况,江门市疾控中心专家就基孔肯雅热相关知识及个人预防措施进行了解读。

    据了解,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完全一样,都是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在广东主要通过“花斑蚊”叮咬传播。两者的症状相似,都有发热、皮疹等症状。

    “具体来说,登革热通常是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部主管医师罗晓敏介绍,“但基孔肯雅热通常以发热最先出现,随后出现关节疼痛等症状,疼痛多出现在腕关节、踝关节、指关节等小关节。2—3天后会出现皮疹,个别患者关节疼痛可持续两三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基孔肯雅热由伊蚊传播,而伊蚊依靠积水繁殖后代。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预防控制部副部长朱宇平提醒,“预防基孔肯雅热,关键是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

    1、清积水:清除伊蚊(花斑蚊)产卵的地方。伊蚊(花斑蚊)是依靠在各类小型积水容器中产卵繁殖,产生幼虫。在家庭内常见的孳生地,包括水生植物(如万年青、富贵竹、绿萝等)的栽培容器、花盆底部的托盘、存在积水的各类容器等;在室外房前屋后主要是露天摆放的各类废弃容器、瓶罐、废旧轮胎等,易忽略死角的地方多为楼顶天台、二楼平台、冷巷等。通过翻盆倒罐清除各类积水,消除蚊虫孳生环境,就可以有效地减少蚊虫孳生。台风后一周正是蚊虫从卵发育为成虫的关键期,现在及时清理积水可有效阻断蚊虫繁殖。

    2、灭成蚊。室内使用各类灭蚊药物,如电蚊香、灭蚊片、灭蚊喷雾罐等灭蚊。

    3、防叮咬。家庭住宅可安装纱门、纱窗,睡眠时使用蚊帐。在户外活动时,穿浅色长袖衣裤,涂抹避蚊胺等驱蚊剂。

    罗晓敏提醒,如果你过去14天内,去过登革热或基孔肯雅热流行的热带或亚热带国家或地区,比如国外疫区有巴西、法属留尼汪岛等,国内目前的疫情高发区是佛山市,特别是顺德区、禅城区、南海区等;或者你居住地或工作的地方(社区、街道,甚至城市)出现过登革热或基孔肯雅热病例;出现登革热或基孔肯雅热相关临床症状等人群,需要进行健康监测。

    市疾控中心建议,如果出现发热、皮疹、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症状时,要及时就诊。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