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白沙
上一版3  
野钓,赴一场夏日盛宴
看海
夏木阴阴正可人
村居觅夏凉
七星坑手札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5 年 7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七星坑手札

陈氏异药花。陈小芸 摄

    刘红菱

    七星坑自然保护区,隐匿于恩平市那吉镇,是珠三角最大的原始次生林之一,总面积8060.3公顷。于2007年成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因其七座连绵山峰如北斗七星排列而得名。七星坑自然保护区不仅是珠江三角洲的“绿肺”,还是珠三角保存原始次生林最完整的生态系统,这里有1300多种维管植物和600多种野生动物,是生物多样性的天然宝库。更神秘的是这里的地质结构,它是由极其古老的石头(大约形成于4亿年前)构成的“地基”。正是这独特的地质基底,让这片山谷同时拥有了温暖和凉爽的气候条件。所以喜欢温暖潮湿的桫椤竟然和喜欢凉爽的杜鹃花和谐地生长在这片山林里。

    从江门市区出发,经过3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的车缓缓驶入保护区。去往保护区的小路蜿蜒曲折,路的两旁,树木错落有致,绿的浓郁,红的热烈,相互交织,绘就一幅斑斓画卷。远处,布满苍苔的岩石上,野蕨从裂缝中探出卷曲的新芽,展现着蓬勃的生命力。当我站在保护区门口的这一刻,城市的喧嚣瞬间如潮水般退去,而我,毫无防备地卷入了眼前这片寂静的森林里。

    在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我们一步步朝着林区的更深处前行。我闻到了青草和泥土交织的味道,夹杂着说不上来的野花的香味。我大口呼吸,想让这气息进入我的肺腑。脚下的土柔软且富有弹性,鞋底踩过蕨类植物时细微的爆裂声,提醒我们越来越靠近这片森林。森林辽阔而深邃,让人无端地平静、从容下来。我想:如果一个人长久地生活在这里,心胸一定是开阔和坦然的。葡萄牙诗人佩索阿曾写过一本名叫《我的心略大于宇宙》的书。原来一个人的心真的可以如浩渺的宇宙般辽阔。

    引路的工作人员在这已工作十多年了,早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她熟悉林区四季的风貌,熟悉每一株植物在每一个季节里的状态,甚至熟悉它们在晨昏之间树影和光线的变化。开着粉蓝色小花的陈氏异药花、高大挺立的落羽杉,还有披针形叶片、碗状花冠的辐冠苣苔,在她的指点下,这些植物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展示着这片森林的独特。“陈氏异药花生长在沟谷岩壁上。”对于自然科学科研工作者来说,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发现新的物种并得到认可。听说陈氏异药花、辐冠巨苔就是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江门七星坑自然保护区发现后被认可的植物新物种,这也是保护区工作人员一直引以为傲的地方。

    保护区工作人员指着一株浑身带刺的植物,“这是七星坑保护区首次发现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仙湖苏铁。它内卷的嫩叶,能有效地减少水分蒸发,有时植物比人类更懂得生存的智慧。”突然,她在灌丛堆前停下,跪着扒开一层腐叶,指着露出的一株黄色小花告诉我们:“这是钩吻,也是电视里常说的断肠草。”曾经在武侠小说中听闻的剧毒之物,竟如此美貌,让我很难将它与夺命毒药联系起来。远处的群山被笼罩在一层乳白色的薄纱之中,影影绰绰。潺潺的溪流声穿透氤氲雾气,悠悠传来,仿佛武侠小说中所描绘的“修仙炼丹”之地。同行的朋友中有位是写玄幻小说的作家,我猜此时的他是不是早已神思飘远?把这里的某个地方安排给他的下一部小说。

    在工作人员耐心的指导下,现场如同一场大型的辨识植物课,我们像群小学生吱吱喳喳地发现了诸多隐匿其间的草药:能清热解毒的金银花;可以补肾强筋的巴戟天;能制作蜡烛的乌桕;能提取蓝色染料的板蓝……我们兴奋地讨论起来,说客家人以前用板蓝染布做蓝衫,用来抵御山林里的瘴气;畲族人则会把它和铜钱草一起做成“天地汤”,治疗蛇毒。这些植物不只是草木,它们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智慧。

    石缝里钻出的金毛狗蕨温柔包裹着焦黑梁柱。金线兰在腐叶间闪烁微光,蛇菰顶着红灯笼般的花序,像大地悄悄睁开的灵目。我们继续沿着桫椤秘境小石阶溯溪而上,在茂盛的林木中,看到了一株大的桫椤静静地伫立在溪边。高大挺拔的树干高耸入云,灰褐色的茎干上满是甲骨文般的纹路。相传桫椤曾与恐龙共同繁盛于侏罗纪至白垩纪时期,只是后来恐龙成了“化石”,而桫椤将孢子藏进琥珀重新发芽,活成了“活化石”。它们用慢速生长对抗时空变迁。每一株桫椤都是活着的自然史书。随行的保护区另外一名工作人员用刀轻刮旁边一棵桫椤树干表皮,树干立刻露出鲜红的液体,他管这种桫椤叫“龙血桫椤”,受伤时会分泌红色黏液防止虫害自救。据说七星坑现有桫椤种群约200株。

    从桫椤秘境走下来时,我看到保护区一个解说牌上写着:“那红色黏液不是神话龙血,而是时间写给生存的悲壮情书。当我们凝视茎秆上凝固的泪痕,实则在阅读地球生命拒绝对灭绝的妥协。”桫椤用4亿年进化出“以血自愈”的智慧告诉我们:在生存与时间的博弈中,每个活下来的生命,都是和时间死磕到底的硬骨头。

    我们谁都没说话,沉溺在这片秘境馈赠的震撼和新奇中。突然,“咔嚓”一声枯枝断裂的脆响刺破沉默。我们倏然抬头,却只捕捉到树影间晃动的残像,或许是豹猫在枝头腾跃时踏断了朽木?又或是小灵猫的爪钩刮落了松果?七星坑以它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庇护着众多的生灵。在这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以及敏捷的豹猫,都能寻得到踪迹。在保护区科普宣教中心,我们有幸看到了工作人员用红外相机捕捉到中华穿山甲夜行的珍贵画面。我久久地凝视着照片上的穿山甲鳞甲,它比任何博物馆中的青铜器都更能吸引我。或许这就是生态保护最动人的模样——不是将自然封存在玻璃展柜,而是让万物在呼吸间完成亘古的轮回。

    暮色降临时,山岚从四面谷地升腾而起,给每片蕨叶镀上银边。返程途中,我在后视镜里看见最后一线天光正被合拢的树冠吞没。这一刻,我忽然明白亲近大自然并非逃避,而是对大自然馈赠的重新认识。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