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镇新连村位于共和镇西部,辖下共17个自然村,总面积有2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100余人。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共和镇新连村村民在村“两委”引领下,持续探索“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振兴“密码”,强化党建引领,建设宜居和美乡村,着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平岗模式”并在荔枝园村成功推广,推动大龙尾村和松下村整村环境提升,让乡村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谌磊通讯员 冯苑
聚焦产业发展
种植澳洲坚果助力村民增收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近年来,在“党引领+镇落实+部门帮+村发力”的联动模式下,新连村各类资源得以高效整合,大力发展澳洲坚果种植产业打通了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路子,也让村民真切尝到了产业转型的甜头。新连村坐拥丰富的山地资源,加之适宜的气候与土壤条件,为澳洲坚果产业发展提供了天然沃土。
走进共和镇新连村澳洲坚果种植基地,一颗颗饱满的坚果密密麻麻地挂满枝头。新连坚果种植园相关负责人赵卫表示,他们种植的坚果树结出的果子硕大无比,口感醇厚,香甜可口。近年来,坚果的生长状况持续改善,产量稳步提升,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赵卫对澳洲坚果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并计划进一步加强果园管理,期望今年能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在带头人的带动下,不少村民也加入坚果种植行列,目前新连村澳洲坚果种植面积约37公顷(560亩),2024年坚果产量达42吨。新连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新连村还将持续推动坚果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迈进,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让小小坚果真正成为群众稳定增收的“致富果”。
创新治理方式
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以前村里路不好走,挑菜都得绕远路,现在三轮车能开进家门口。”说起村里的变化,新连村委会荔枝园村的李阿婆笑得合不拢嘴。这一切的改变,源于新连村推行的“平岗模式”。
近年来,新连村委会平岗村通过“集体出资+多方募捐+有偿置换”模式筹集约40万元资金,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党员带头、村民捐资、腾地增收的“平岗模式”,这一模式也成为共和镇近年来典型村建设的典型案例。
“我们多方筹措资金,拆除了大量废旧棚屋,农村面貌蝶变新生。”新连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在平岗村的基础上,荔枝园村也学习借鉴“平岗模式”,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和有关部门支持,筹集建设资金81.6万元用于荔枝园村整体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施了全村道路硬底化,路灯全覆盖等工程项目。
乡村治理,核心在人。新连村在推进各项工作时,尤其注重激活村民的内生动力。当初推广“平岗模式”时,不少村民心里打鼓:“祖宅地动不得”“怕出钱反倒吃亏”。面对村民这样那样的顾虑,镇、村干部没有急于求成,而是沉下身子挨家挨户走访,接连开了12场座谈会耐心讲解,还特意组织村民到先进村实地参观,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村民们渐渐放下顾虑,开始主动参与到村庄建设中,慢慢形成了“大家事大家管、大家建”的良好氛围。
着力改善民生
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村民的幸福感,往往就藏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便利中。曾经,新连村的村民看病得往6公里外的镇医院跑,遇上雨天路滑,泥泞的小路更是让求医路添了几分艰难。
如今,新连村里也有了卫生站,不仅设备规范齐全,3100多份健康档案还像贴心的“健康管家”,详细记录着每位村民的身体状况。头疼脑热这样的小病,在村里就能轻松解决。患高血压多年的村民张叔,在家门口就能每天监测血压、取药,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这卫生站建得太及时了,再也不用来回折腾那么远去大医院了。”
此外,新连村还建设了通信基站,实现了5G信号全覆盖,不仅便利了村民与外界的联系沟通,也为村民网络学习农业技术、网络购物等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连村的发展实践证明了乡村振兴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在这片土地上用实干书写的答卷。”共和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新连村的故事里有坚果林挂果枝头的饱满,更有村民脸上越来越浓的笑意。如今的新连村,正带着这份实干的劲头继续往前闯,让乡村振兴的种子在这里扎得更深,结出更甜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