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书桌,一双球鞋,一个篮球……近日,恩平市不少困境儿童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实现了“微心愿”。近年来,恩平市民政局始终秉持“儿童优先、保障权益、促进发展”的工作理念,以完善政策体系为基础,以强化兜底保障为抓手,以创新服务模式为突破,构建起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文/图 吴健争 陈洁如
夯实基础
织密儿童保障网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恩平市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服务体系建设。2025年,恩平市进一步完善市、镇(街)、村(社区)三级儿童关爱服务网络。恩平市11个镇(街)均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配备专职儿童督导员;175个村(社区)实现儿童主任全覆盖,确保儿童关爱服务“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同时,创新构建“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儿童社工+志愿者”四位联动服务机制,形成“统筹—执行—专业—支持”的完整服务结构。
“现在有了专业人员的介入,孩子们在心理疏导、学业辅导等方面都有了更系统的保障。”恩平市崇德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周旦梅介绍。该机制运行以来,恩平市儿童关爱服务的响应速度显著提升,个案解决率明显提高,真正实现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从单一管理向系统治理、从行政主导向专业服务的转型升级。
精准施策
深化关爱服务内涵
儿童关爱服务,贵在精准,重在落实。恩平市民政局坚持“分类施策、按需帮扶”的原则,确保每一名困境儿童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关爱。
今年截至7月,恩平市累计发放困境儿童生活补贴286.84万元,惠及168名儿童;完成21户困境儿童家庭居住环境改造,帮助100余名儿童实现“微心愿”。此外,持续深化“童心相随 童路相伴”品牌活动,通过“一对一”个案跟进、心理辅导、兴趣培养等方式,让困境儿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我想要一张书桌,这样写作业就不用趴在床边了。”这是大槐镇10岁的小林(化名)的“微心愿”。在恩平市民政局的协调下,志愿者很快为他送来了一套崭新的学习桌椅。“孩子现在学习更专注了,笑容也多了。”小林的奶奶感激地说。
恩平市民政局局长陈锦珠表示:“儿童关爱服务不能停留在物质层面,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我们通过‘物质+服务+情感’的多维帮扶模式,真正把关爱送到孩子们的心坎上。”
专业赋能
凝聚未成年人保护合力
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既需要爱心,更需要专业能力。恩平市民政局高度重视基层儿童工作队伍的建设,定期开展培训,提升服务水平。
据了解,7月底,由恩平市民政局主办、崇德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承办的“润心伴成长,同心护未来”基层儿童关爱服务队伍能力提升培训班成功举办。有恩平市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双百”社工及相关社工机构工作人员在内的250余人参与,培训班聚焦实务操作,围绕困境儿童摸排分类、工作流程规范、最新政策解读等内容进行系统讲解,还通过案例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提供可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的工作直接影响他们的成长。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服务他们。”恩平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和养老儿童福利股股长陈惠婷在培训中强调。
以赛促学
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小孙是个流浪儿童,相关部门一直未找到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于小孙的监护问题,应该怎么做?”“应当由民政部门对小孙进行长期监护。”“恭喜您,答对了!”这是今年7月30日恩平市第三届未成年人保护知识竞赛的现场。本次竞赛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儿童福利政策展开,恩平市11支镇(街)代表队通过必答题、抢答题、冲刺题三个环节的激烈角逐。参赛选手精神饱满、反应敏捷,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团队协作能力。最终,横陂镇代表队凭借出色的表现脱颖而出。
“知识竞赛不仅检验了我们的业务水平,也让大家在互动中加深了对政策的理解。”横陂镇甘围村委会儿童主任马利琪说。恩平市民政局通过“以赛促学、以学促干”的方式,激发基层儿童工作者的学习热情,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我们将继续完善基层儿童工作网络,推动部门协同联动,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儿童保护工作。”陈锦珠表示,“用行动筑牢未成年人成长的‘铜墙铁壁’,让每个孩子在安全温暖的环境中向阳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