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综合
上一版3  
为儿童撑起“成长蓝天”
将桑梓情怀化作反哺之举
侨乡孩童乐享暑假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5 年 8 月 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花的邀约”夏令营在圣堂镇举行
侨乡孩童乐享暑假

学生志愿者耐心教导孩子制作手工。

    7月28日,圣堂镇水塘村迎来了一场特殊的“邀约”,2025年“风花的邀约”夏令营(风韵南粤·江门恩平站)在此正式开营。45名小营员在五天时间里,开启一段融合侨乡文化根脉与时代活力的探索之旅。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周晓营 谭锦波

    精心设计多元课程

    开营当天上午,竹编课作为第一课,正式拉开了夏令营的帷幕。在暨南大学、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学生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认真学习处理竹篾的方法,传统手工艺的智慧与美感在稚嫩的手中初现轮廓。高校青年与乡村孩童的相遇,交织出动人的画面,这既是45名小营员的文化启蒙之旅,也是高校学子的一堂“大地课堂”。

    据介绍,夏令营已连续两年在圣堂镇举办,本次课程经过精心设计,涵盖文化传承、科普创新与趣味实践三大内容。

    文化课程紧扣侨乡基因。醒狮的鼓点、粤语童谣的韵律、侨史故事的讲述,为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们铺开一幅生动的本土文化画卷。科普课堂则指向未来视野——植物奥秘的解析、人工智能的启蒙、急救知识的普及,为孩子们打开了探索世界的新窗口。实践环节则安排了中国画创作、书签衍纸制作等课程,让艺术之美在指尖流淌。

    此外,孩子们还参观了恩平第一党支部旧址、唐明照纪念馆、冯如故居等红色与人文地标,并体验插秧等农事活动。

    整合资源优化活动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来自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和广东南方职业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的青年志愿者,成为支撑夏令营顺利运转的中坚力量。

    这个暑假,圣堂镇成功对接了6支高校突击队、超百名队员。这些青年学子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乡村的扎实行动。暨南大学8名突击队员与广东南方职业学院8名志愿者共同组成的服务团队,为夏令营注入专业与活力。

    暨南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大四学生傅忆华是第二次参与恩平夏令营活动,她介绍:“我们从3月开始筹备,课程设计注重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科技结合。特别为孩子们准备了竹编、中国画、古法造纸等非遗体验,也结合时代特点引入AI课程,安排名人故居探访和农耕体验,希望带给孩子们立体认知。”

    对于首次参加突击队活动的暨南大学商务英语专业大三学生赵慧琳而言,这是一次勇气突破后的收获:“随着准备步步推进,信心越来越足。希望把自己的所学所见,带给这里的孩子。”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陈素怡表示:“这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让自己的专业所学有了用武之地。”

    “为使夏令营顺利开展,圣堂镇积极对接高校,协调各方力量,解决志愿者大学生们的食宿、上课场所、课程安排等问题以及为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们提供午饭、饮用水,孩子们是免费参加夏令营。”圣堂镇党委委员梁爽说。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