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扎几针放点血,喉咙痛两天就好了!”30岁的钟先生因急性咽炎就诊于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针灸科,主治中医师张倩在其少商、商阳二穴点刺放血后,患者当即感觉咽喉肿痛明显缓解。
这正是传承千年的中医放血疗法。作为中医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放血疗法在当代医学中依然焕发着独特的生命力,它究竟有何奥秘?能治疗哪些疾病?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何雯意
通讯员 余敏贞 陈智敏 刘森
A 放血疗法能促进气血正常运行
“许多人初闻‘放血’二字难免心生畏惧,实则这是中医体系内古老而成熟的‘去火’良法。”张倩解释,放血疗法也称“刺血疗法”“刺络疗法”,是指用三棱针、采血针或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头点刺穴位、病灶处、病理反应点或浅表血络,通过放出少量血液,使身体里的蕴热毒邪随血外泄,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追溯其源头,中医放血疗法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详尽论述了刺络放血的理论和临床应用,提出“菀陈则除之”的核心原则。《素问·调经论》中“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的记载,更明确了放血疗法的操作思路。明代医学家张景岳也曾指出:“三棱针出血,以泻诸阳热气”,进一步阐明了放血疗法的退热泻火功效。
“放血疗法不只是‘放血’那么简单。”张倩表示,放血疗法可以调节神经与内分泌系统,促进气血正常运行,达到“通”的目的,恢复正气。
B 放血疗法可用于治疗多种病症
张倩介绍,经过长期临床研究,放血疗法可用于治疗120多种病症,涉及外科、内科、骨伤科、疼痛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等多个领域。采访中,张倩分享了多个临床病例。
45岁的赵先生因工作繁忙、应酬频繁,每年夏季都会被反复发作的口腔和舌头溃疡折磨。张倩在为其进行经络检查时发现,他大脚趾的井穴附近布满了小红血丝,判断为热毒蕴结所致。经过几次针对性点刺放血后,赵先生的溃疡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往年持续整个夏天的痛苦得以缓解。
33岁的李先生则体验过放血疗法对情绪问题的调节作用。这位程序员因长期熬夜加班,出现焦虑烦躁、失眠多梦的症状,有时甚至会莫名心慌手抖。“我感觉自己像一根绷紧的弦,压力太大了。”李先生说。张倩在他中指第一节背侧的中冲穴附近发现了蜿蜒怒张的小青筋,“这是心经热盛的表现,心主神志,热邪扰心就会导致情绪失常。”点刺放血后,李先生感觉自己神清气爽,就像“卸下了千斤重担”,当晚就睡了个安稳觉。
27岁的周女士被满脸的肌肤问题困扰多年——额头、面颊的丘疹又红又硬,颈部和背部更是连片冒出带脓头的疙瘩,皮肤常年泛着油光,还总被便秘缠上。张倩仔细检查后发现,周女士的丘疹根部坚硬、脓头明显,正是中医所说的“热毒蕴结、气血瘀滞”的表现。张倩在周女士背部大椎、肺俞、膈俞、胃俞等穴位分组放血,5日一次,3次后,丘疹、脓疱基本消退,伴随症状大有改善。
C 把握好“度”和“禁忌”,不可自行尝试
放血疗法适用范围广,但在很多人眼中,“放血”带着几分危险的色彩。“会不会失血过多?”“会不会感染?”面对患者的疑问,张倩表示,规范操作的放血疗法很安全,关键在于把握好“度”和“禁忌”,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绝不可自行尝试。
“首先要明确适应证,不是所有疾病都适合放血。”张倩强调,以下几类人群需谨慎使用或禁用放血疗法:身体极度虚弱、正气不足者;孕妇、产后女性、月经期间的女性;有外伤大出血史者;皮肤有感染、溃疡或严重皮肤病的患者,需避开患处,从周围选穴;危重传染病患者和心、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有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凝血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绝对禁止放血;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的,也必须谨慎。
在操作规范上,放血疗法有着严苛的要求。由于放血疗法属于有创操作,器械消毒至关重要。临床中必须使用一次性医用针具,治疗前后都要对皮肤进行严格消毒,以预防伤口感染和血液性疾病的传播。
控制放血量。放血量需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病情等因素综合判断,一般情况下以少量出血为度,避免因放血过多导致气血亏虚。
张倩特别提醒,放血疗法的操作规范极为严格,选择的部位、针刺的深度、放血的时机等都有讲究。“必须由专业医师操作。”张倩提醒,一旦操作不规范,可能造成细菌感染、血液性疾病传播等严重后果。因此,即便对放血疗法有一定了解,也绝对不建议自行在家尝试,建议到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辨证施治,认准相应的症候后才能采取相应疗法。
医学指导
张倩: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针灸科主治中医师,广东省针灸学会会员,广东省针灸学会减肥及内分泌专委会会员,擅长将传统中医疗法(针刺、刺络放血、拔罐、刮痧、灸法、穴位贴敷等疗法)运用于治疗各类痛症、痹证、瘫证、脾胃病、单纯性肥胖、失眠、假性近视、出疹、痤疮、更年期综合征、产后调理、体质调理等。
★延伸阅读
放血疗法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张倩提醒,放血疗法作为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对保障疗效、避免不良反应至关重要。以下是具体的注意事项:
治疗后针刺部位会留下微小创口,要避免接触水、污物等,以防感染。一般建议24小时内不洗澡、不游泳,也不要用手揉搓或抓挠针孔处。此外,如果创口出现红肿、疼痛加剧、渗液等迹象,应及时就医处理。
治疗后应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防加重身体负担。饮食方面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刺激性食物。
对于体质虚弱、老年人、儿童等特殊人群,治疗后更需密切观察身体状况,若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不适,应立即休息并告知医师。
张倩提醒,放血疗法需按疗程进行,治疗后应遵循医师建议,按时复诊,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新闻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中医特色疗法中心”开诊
江门日报讯 (记者/何雯意) 为弘扬千年中医精髓,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倾力打造的“中医特色疗法中心”于8月1日在门诊楼7楼700诊室正式开诊。
据悉,“中医特色疗法中心”将秉承“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理念,打造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疗法示范平台,整合原针灸科治疗大厅优质资源,集结中医护理骨干团队,汇集火龙罐、火龙灸、督脉灸、铜砭刮痧、耳穴疗法等20余项中医特色技术,解决以往治疗分散、体验不佳的痛点,为患者提供“一站式”传统疗法服务。
此外,该中心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中医护理团队:由全国中医护理骨干带队,团队成员均具备丰富的中医外治操作经验,熟练掌握多项传统技法,推行“一人一方一评估”个性化护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