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侨都·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医“放血” 病随血出
从死神手中抢回溺水男童
科学运用人体快乐“四件套”减压
七旬阿伯脑出血伴多重感染险丧命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8 月 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理医生支招
科学运用人体快乐“四件套”减压

心理医生帮助来访者缓解焦虑。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人发出感慨,儿时的一根冰棍、一件新衣、一场游戏足以让心情飞起,但随着年岁的增长,寻找未被压力和焦虑污染的快乐,似乎成了成年人难以企及的事。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江门市中心医院蓬江分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雷波,探秘目前已知的能够让人产生快乐的4种“神秘激素”——多巴胺、内啡肽、血清素和催产素,通过科学方式制造快乐,为生活减压,为心力赋能。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梁爽

    通讯员 曹昆恒

    快乐是一种化学反应

    从心理生理的角度来看,快乐是一种化学反应。当我们做了某些事后,大脑就会释放某些化学物质,这些“神秘物质”扮演着不同角色,共同构成了快乐的源泉。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在人体大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快乐激素”。当我们对某些事情产生渴望或者是想象时,如果这件事与目标、兴趣或价值观相符,大脑就会释放多巴胺。当需求被满足,多巴胺会带来兴奋。它也被称为“奖赏激素”,但往往是短暂的。

    想要提升多巴胺水平,雷波建议:“做喜欢的事情,能让大脑分泌出更多的多巴胺。这种正面的情绪反馈不仅能体验到快乐和满足,还能增强自信心和幸福感。时不时地给自己定一个可以完成的小目标,刺激大脑的奖励系统。有些食物也含有能够影响大脑化学物质的成分,如巧克力、香蕉、草鱼(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烟酸和酪氨酸),这些都有助于多巴胺的合成。”

    内啡肽,是一种类似吗啡的激素,具有天然的止痛作用。当我们感到压力和痛苦时,大脑就会分泌出相应的内啡肽来缓解痛苦,由此让人产生幸福感。与多巴胺不同,内啡肽带来的愉悦感是高级且长久的。

    内啡肽的补偿机制是“先痛苦再享受”,类似运动后的快乐、吃辣后的痛快、出汗后的爽快。科学研究表明,运动是最直接且有效的途径之一,中等至高强度的运动能够显著促进内啡肽的分泌。走进大自然是获取内啡肽的又一秘诀,自然界的壮丽与细腻总能触动心灵深处,激发内啡肽的释放。

    雷波说:“内啡肽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它往往在我们面对挑战、克服困难时最为活跃。可以在日常中设置一些小目标或小挑战,让每一次的突破都成为内啡肽绽放的契机。”

    学会取悦并爱护自己

    除了多巴胺、内啡肽外,让人产生快乐的“神秘激素”,还有血清素、催产素。

    雷波介绍,血清素是调节心情的关键,是天然的情绪平衡器,与情绪、消化、记忆、睡眠及脑功能息息相关。血清素不负责生产“快感”,但它却是能够感受快乐的“闸门”。正常的血清素水平,会使得人平静而专注,因而能更好地感受快乐。身体内血清素降低,会引起焦虑、烦躁,甚至失眠、消化不良和认知问题。

    “想要血清素带来的快乐,就要让自己掌控生活。”雷波表示,科学研究表明,规律的生物钟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更是维持身心健康、促进血清素稳定分泌的关键。均衡、健康的饮食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牛奶、香蕉、豆腐等,是合成血清素的重要原料。此外,大自然是天然疗愈剂,它能促进血清素的分泌,让人找回久违的快乐与平和。

    催产素,是一种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的神经肽激素,既是激素也是神经递质。它并不是只有孕育和哺乳宝宝时才产生,而是一种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和亲密关系时发挥作用的激素。握手、拥抱、亲吻、拍肩,甚至是撸猫,都有催产素在起作用,可带来持久的平静和安全感。它源自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连接,又被称为“爱的荷尔蒙”。

    “想要获得爱的催化剂时,可以进行拥抱与触摸。”雷波介绍,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一个简单的拥抱或温柔的触摸,能瞬间激活体内的催产素工厂。朋友倾诉、同事协作、社会互助,都能激发体内催产素的释放。自我关怀也是激发催产素的重要途径,冥想、瑜伽、阅读、散步等自我放松与充电的方式,能帮助减轻压力,激发催产素的生成。

    一生当中,我们不仅承担各种家庭角色,还肩负各种社会角色,在扛起责任与重担的同时,应学会取悦并爱护自己。每一次温柔地对待自己,都是重建与世界的相处方式。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