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在地下700米“仰望星空”
公共资源交易“不用跑”
传播侨乡文化 讲好开平故事
以“匠心”育“酱香”
雨水暂歇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8 月 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平技能人才建设结硕果,首位省级特级技师诞生
以“匠心”育“酱香”

陈杰(中)深耕调味品行业30年,带领团队攻克多个技术难题,为企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近日,广东省人社厅公布2025年度第一批省级特级技师名单,广东粤师傅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师傅公司”)技术带头人陈杰成功入选,成为开平市首位获此殊荣的技能人才。这一荣誉不仅是对陈杰个人30年专业积淀与技术创新的高度肯定,更是开平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走深走实的有力印证。

    文/江门日报记者 刘嘉猷 图/开平市人社局提供

    三十年深耕

    以技术创新

    推动企业发展

    从1995年进入调味品行业至今,陈杰始终如一地深耕广式调味酱料领域。作为粤师傅公司的技术领军人,陈杰主导研发了多项具有行业突破性的技术成果。其中,“一种降低维生素C损失的辣椒酱制备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荣获全国发明展览会“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铜奖。这一成果通过改良配方结构、优化加工工艺,不仅提升了产品风味和营养保留率,还解决了传统辣椒酱“口味单一、咸度过高”的问题,进一步满足年轻消费者对调味品品质的多元化需求。

    面对原材料季节性波动导致产品品质不稳定的问题,陈杰带领团队系统研究新鲜蒜与冷藏蒜在加工过程中的风味表现和色泽变化,针对性地制定原料处理与配比方案,有效解决非产季产品易变色、口感差等技术难点,显著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认可度。

    在推动“年产3万吨广式调味酱料设计与建设项目”中,陈杰发挥技术统筹作用,针对传统调味酱料煮制环节劳动强度高、环境湿热等问题,优化物料处理流程,创新设计专用配料小车投料系统,大幅改善生产环境,提升生产效率,为广式调味品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模板。

    在主持公司技术工作期间,陈杰带领团队发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为企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产品覆盖调味酱、酱油、蚝油、调味汁、鸡精鸡粉等八大系列,销往全国各地,并远销欧美、非洲及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动广式调味酱的“酱香”走向世界。

    发挥平台作用

    大力培育技能人才

    在陈杰看来,技能不仅是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更是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2023年,在开平市人社局的指导下,陈杰牵头成立“江门市调味酱料制作技能大师工作室”,搭建集技能传授、产品研发、工艺攻关于一体的平台。据统计,2024年7月至今,工作室推动完成36项技术改进与新产品研发,其中21项已实现量产,同期提交发明专利申请6项,其中3项进入实质审查,2项已公布等待实审,1项完成受理。

    作为企业内部“传帮带”核心载体,工作室建立较系统的师徒制培养机制。工作室明确学习周期、教学内容与考核标准,以实际操作为主、理论教学为辅,使学徒真正掌握制酱工艺的关键要点与细节。陈杰表示:“调味品的风味控制高度依赖经验积累与感官判断,传授过程中必须由师傅亲自示范、现场指导,才能真正领悟技艺的核心。”

    为了激发技能人才活力,工作室探索形成以物质奖励、职级晋升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三层激励机制——一方面针对员工提出的有效改进方案设立专项奖金,另一方面将创新成果纳入晋升指标体系,优秀技师可直接破格晋升,同时优先担任技术骨干或班组长。此外,粤师傅公司每年组织技能比武、岗位练兵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通过企业自主培养机制,粤师傅公司近年来共组织33人参加学徒制培训,26人完成技能等级认定,其中高级工及以上占比约三分之一。同期实现职称晋升9人、专利授权数十项,技能型人才在推动产品结构优化、提升工艺效率、保障产品质量等方面日益发挥关键作用。

    持续优化机制

    为人才成长

    提供沃土

    陈杰成功获评省级特级技师,是个人长期深耕行业、追求卓越的结果,更是开平市持续优化技能人才发展机制、深化制度改革的集中体现。近年来,开平市人社局紧扣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积极探索技能人才多元成长路径,构建起“企业为主、市场导向、政府支持”的技能人才评价与激励体系,为像陈杰这样的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开平市通过推动技能人才评价权下沉,由企业根据岗位实际设定标准、人社部门提供政策支持与过程监管,逐步打破“唯学历”“唯资历”倾向,聚焦技术实绩、创新成果与人才培养等关键指标,真正实现“以用为本、以能为上”的科学评价导向。目前,开平全市已有33家企业完成自主评价机构备案,累计新增技能人才1.89万人,其中高级工及以上达4922人,为本地产业升级注入坚实人力支撑。

    与此同时,开平市人社局通过持续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项目、推进“园区技校”项目、举办职业技能竞赛等方式,不断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全链条服务体系。自2020年以来,开平全市已有50家企业实施新型学徒制项目,涵盖冲压工、数控工、调味工等19个工种,累计培养技能学徒1700余人。在服务重点产业集群方面,开平市积极推进“园区技校”计划,探索“企业点菜、政府买单”的培训模式,因需施训、精准施教,累计组织培训66场,覆盖3700余人次。此外,通过常态化举办职业技能竞赛,为各类技能人才搭建比拼技艺、展示成果的平台,营造尊重技能、崇尚工匠的良好氛围。以粤师傅、海鸿电气、华艺卫浴等为代表的一批骨干企业,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建立起“学中干、干中学”的工学结合机制,形成以训促产、成果导向的人才培养闭环。

    开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聚焦产业需求导向,多项举措协同发力,推动技能人才服务体系向纵深拓展,为开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技能动能。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