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熟了。故乡的夏日,菱角是最不起眼的珍宝。它们悄悄地藏在菱塘里,只待有心人来寻。
我们村有一口大塘,村里人都叫它“菱塘”。塘面不算宽阔,却生得极好的菱角。每年6月,菱叶便密密地浮在水面,一片连着一片,像铺了一层绿色的毯子。菱叶呈菱形,边缘有细小的锯齿,叶面油亮亮的,沾了水珠便滚来滚去,煞是好看。
采菱要赶早。吃完早饭,村里的女人们就挎着竹篮,三三两两地往菱塘去了。她们裤腿挽到膝盖,露出晒得黝黑的小腿。下塘时,先是用脚尖试试水温,然后才慢慢踩进去。水刚没过大腿,凉丝丝的,驱散了夏日的燥热。
我小时候常跟着母亲去采菱。她不许我下水,只让我在岸边等着。我便蹲在塘埂上,看母亲和其他婶婶们在水中缓缓移动,不时弯腰从水里捞起一串菱角。有时会有一两只白鹭站在浅水处,歪着头看人采菱,见人走近了才不慌不忙地飞走。
生菱角是可以吃的。采上来时,母亲总会挑几个嫩的给我。用指甲剥开青皮,里面的菱肉雪白如玉,咬一口脆生生的,带着淡淡的甜味和一股子水腥气。这味道说不上多好,但小孩子贪新鲜,总吃得津津有味。
熟菱角才是正经吃食。采回来的菱角要先用清水泡一会儿,煮的时候不加任何调料,清水煮开就行。煮熟的菱角外壳会变成深褐色,角尖处微微开裂,露出里面白嫩的肉。趁热剥开,菱肉的质地变得粉糯,味道也由生脆时的清淡转为甘甜,还带着一种独特的香气。
菱角也能入菜。母亲常做的一道是菱角烧肉。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块,先煸出油,再加姜片、料酒、酱油等翻炒,最后放入剥好的菱角肉和适量清水,小火慢炖。待汤汁收浓,菱角吸足了肉香,猪肉也染上了菱角的清甜,盛在碗里,油光发亮,香气扑鼻。这道菜在夏日里最是开胃,配上一碗白米饭,连最挑食的我也能多吃半碗。
如今村里很少有人种菱角了。年轻人嫌采菱费事,卖不上价钱,都改种了莲藕或是养鱼。菱塘越来越小,最后只剩下村里那一口老塘,由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照料着。每年夏天,他们还是会去采些菱角,分给左邻右舍。吃着这些菱角,我总想起小时候蹲在塘埂上的情景。
菱角不是什么稀罕物,但它承载着故乡人最朴实的夏日记忆。那淡淡的甜味里,有水的清凉,有阳光的温暖,还有岁月沉淀下来的宁静。此时,菱塘里的菱角又该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