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郭永乐
通讯员 马晓东
新学期即将开学,记者从江门公汽公司获悉,江门校园定制公交已陆续开启预订,社会反响热烈,蓬江区、江海区大部分线路座位已售罄,新学期预计加开江海景贤实验中学、紫茶天福小学等13条学校线路;新会区线路将于8月12日开启预售,经前期调研,将加开创新中学、葵城中学等学校线路7条。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乘坐定制公交时,家长可通过手机实时查看车辆行程,确保学生出行安全。
从“堵途”到“通途”
时间回溯到2016年,紫茶丰雅小学周边交通拥堵成为家长们的一大心病:私家车占道、电动车混行,雨天更是堵车严重。“那时接送孩子,光找停车位就要半小时,生怕错过上下学时间。”一位家长回忆道。
民有所呼,企有所应。在市、区两级交通运输部门、教育部门、公安部门的联合指导下,江门公汽公司组建专项调研小组,通过实地勘察、数据分析,当年9月,“五邑碧桂园—紫茶丰雅小学”这一首条校园定制公交在江门开通,该创新举措拉开了江门公汽公司以公交力量破解学生上下学出行难题的序幕。
线路开通首月,紫茶丰雅小学周边早晚高峰车流量下降30%,家长接送时长平均缩短近40分钟,立竿见影的效果让这项服务迅速获得认可。
从“车接车送”到“全程守护”
“车辆已出发,预计15时30分到达校门口”“小明已安全下车”……在紫茶天福小学家长群里,这样的实时播报已成日常。江门公汽公司为每条专线配备照管员,建立“出发—到校—到站—送达”全流程信息反馈机制,家长通过微信群即可查看实时定位,掌握孩子的行程动态。
这一智慧化服务还延伸至安全管理的每个细节:照管员全程监护、车辆配备实时监控、与学校建立应急联络通道。去年雨季,棠下中学专线因道路积水临时改道,照管员通过群内直播车况、协调学校延迟放学,保障28名学生安全到家,这样的应急处置案例全年累计达127起。
历经近9年发展,校园定制公交已从单条线路成长为覆盖273条专线、服务66所学校、日均运送约1.1万人次的民生网络。截至今年6月,江门公汽公司每天投入200多辆纯电动公交车和200多名驾驶员服务于校园定制线路。
需求精准对接破解运营难题
“需求分散是最大挑战。”江门公汽公司运营负责人坦言,学生居住分散、学校作息各异,曾让线路规划陷入“众口难调”的困境。为此,江门公汽公司构建起“家长点单、学校提出需求、企业调研”的三维需求收集体系,而这一体系的高效运转,离不开政企校的深度协同。
在范罗冈滨江小学线路规划中,市交通运输局提供了近年周边道路通行数据,交警部门现场划定临时停靠区域,学校则统计整理了870名学生的居住地址,江门公汽公司对数据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制定运营方案。在多方合力下,该线路仅用15天就完成了从调研到开通的全流程,上座率首月即达85%。
“试运营不达标就优化。”针对部分线路上座率不足60%的情况,江门公汽公司技术团队联合交通部门调整站点,与学校协商错峰发车,最终使95%的试运营线路达到服务标准。如今,从江门一中的寄宿生周末专线到新会梁启超中学的晚自习接驳线,“一校一策”的定制方案已覆盖城乡66所学校。
将上线“拼团定制”功能
尽管成效显著,运营压力仍不容忽视。对此,江门公汽公司已制定升级计划:年内将上线“拼团定制”功能,支持家长发起周末临时线路;联合托管机构开通20:00、21:00课后服务专线,破解家长下班接娃难题。
更重要的是,江门公汽公司正推动建立政企校三方协作机制:由交通运输部门指导实施运营、教育部门提供学生数据、学校设置专用停车位、公安部门加强周边交通整治,从制度层面破解运营困局。
“让每个孩子平安上下学是我们的目标。”江门公汽公司负责人表示,作为民生服务的践行者,企业将持续投入资源,联合各方力量把校园定制公交打造成民心工程、放心工程,为江门教育事业发展筑牢交通保障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