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侨都·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瘦脸针”让女子陷入呼吸危机
医护人员挽救重症心衰患者
科学防蚊灭蚊 远离基孔肯雅热
市民打车就医 缓解停车压力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8 月 1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突破传统模式革新除颤器植入术
医护人员挽救重症心衰患者

医生为患者施行手术。

    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梁爽 通讯员/陈颖仪 黎歆) 近日,江门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医护人员成功为一名重症心衰患者实施了高难度心脏再同步除颤器植入术。该手术采用了更符合人体自然心跳规律的新技术(左束支区域生理性起搏),同时突破了传统CRTD模式(左室电极经冠状窦分支植入),经患者右侧腋静脉植入心脏再同步除颤器,为复杂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精准的治疗选择。

    78岁的冯阿姨(化名)身患心衰多年,经常反复气促。尽管一直规范使用“五朵金花”抗心衰药物治疗,但效果仍旧不佳。心电图检查更让人揪心: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QRS波宽达163ms)、左心室扩大、心脏射血功能EF33%,随时可能发生猝死,需要尽快安装心脏再同步除颤器,帮助心脏恢复同步收缩并防止发生恶性心律失常而猝死。

    可难题来了,冯阿姨身体虚弱,难以承受长时间手术。更为特殊的是,她曾做过左侧乳腺切除,左侧皮肤条件差,容易感染,传统左侧植入手术难以进行。该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冼伟进带领团队,决定“反其道而行之”:经右侧腋静脉实施左束支区域生理性起搏+除颤器植入术。

    “冯阿姨在术中,QRS波时限已有明显改善。”冼伟进介绍,术后不到一周,患者气喘便已减轻,活动能力大幅度改善。复查心脏彩超显示,EF值升至38%。

    为什么说这项技术是“革新选择”?“像冯阿姨这样,存在严重心力衰竭且心电图为窦性心律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这一技术是不错的选择。”冼伟进解释,经左束支区域起搏改善心脏再同步这种新技术比传统方法更接近心脏自然激动收缩模式,能显著提高心脏协调性。一是起搏信号更稳定,不易移位;二是减少对膈肌的刺激,避免术后肌肉抽搐;三是长期效果更好,降低恶性心律失常风险。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