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侨都·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江门市菜篮子报价
“这里的营商环境非常友好”
我市社会应急力量到社区开展应急科普培训
巧用“活封”解“死扣”
假“订餐” 真诈骗
以法治力量守护侨乡生态底色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8 月 1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巧用“活封”解“死扣”
江海法院护航企业15名工人拿到工资

    江门日报讯 (记者/凌雪敏 通讯员/吴晓琳) 一边是15名劳动者翘首企盼的被拖欠工资,一边是陷入暂时性资金周转困境的小微企业,面对这宗棘手的欠薪执行案件,法官该如何处理?近日,江海区人民法院创新运用灵活查封与督促履行的柔性手段,最终成功执结该案,既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为困境企业维系了生机。随着近日最后一笔款项发放到位,该案圆满落幕。

    “天天加班加点,就指着这份工资养家糊口,公司却一直拖着不发,这可怎么办?”劳动者小李的焦虑,代表了某医用工程及设备公司15名员工的共同困境。他们努力工作,却遭遇欠薪。虽经劳动仲裁调解达成协议,但公司仍未履约。无奈之下,15名劳动者向江海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承办法官发现公司名下账户资金严重不足。当法官来到企业了解情况,公司负责人林先生坦言困境:“法官,拖欠工资绝非我本意!我们是被好几个项目的应收款拖欠拖垮了,资金链快断了。眼下还有项目在进行,几个工人离职也确实影响了进度,我真是焦头烂额!”林先生言辞恳切,并主动提供了两个预计将收到工程款的银行账户,“只要这两个账户按期收到钱,我保证第一时间支付工人工资。”

    深入调查后,法官确认了公司所述应收款情况属实。考虑到企业并非恶意欠薪,且仍有经营能力和项目在进行,若简单采取“死封”措施,可能导致企业彻底停摆,工人工资更无着落。

    法院精准冻结了林先生提供的两个收款账户,确保未来进账款项优先用于偿付工资;同时,对公司的关键生产设备采取了“活封”措施,允许企业在监管下继续使用设备维持生产运营。“法院的办法我们商量过了,能理解。既给公司留了‘活路’,也保证了我们的钱有来源。”劳动者代表最终认可了这一方案。

    在法院柔性执行措施的护航与法官的持续督促下,该公司在承诺的宽限期内积极筹措资金,终于将拖欠的全部工资款项汇入了法院指定账户。“钱终于凑齐了,心里这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对工人有交代,公司也能喘口气继续往前走了。”林先生如释重负。而收到工资的劳动者们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随着款项发放完毕,法院迅速解除了对该公司银行账户和生产设备的查封措施。这起涉15名劳动者的欠薪系列案得以圆满解决,不仅让劳动者权益得到了及时兑现,也为陷入暂时困境的小微企业赢得了宝贵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