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白沙
上一版3  
怀念油布伞
又是凉瓜采摘时
夏日私语
流萤翩翩
走四峰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5 年 8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四峰

    王同举

    巍巍古兜,从岭南丘陵的脉络中奔涌而出,在新会与台山交界处敛住了身姿,数座石山自东向西排开,将起伏线条嵌进了五邑大地绵延的褶皱里。

    古兜山植被丰富,物种多样,奇石峭壁林立,深谷险壑众多,山谷间飞流成瀑,碧潭如镜。古有文献赞其“山深壑邃,林木蓊蔚”“岐峰横出,岭奇万状”,而最让人心驰神往的是山脉东端四座奇峰,即琴莳头(蟾蜍头)、刘三妹、拇指峰和望风朔,合称“古兜四峰”。

    古兜四峰一直是五邑地区户外徒步热门线路。每到周末清晨,总会有众多爬山队伍集结于都斛镇金星村,台山本地的户外徒步团队也不例外。

    山从不说谎,你用多少力气踏过它,它就返还给你多少实实在在的回响。走四峰,走的是一条艰辛与惊叹交织的路,是挥洒汗水、斩荆破棘,用手脚与山石对话的旅程。

    登山那日,天刚蒙蒙亮,数十位台山户外徒步爱好者便在金星村集结,简单整理行装后就开启了穿越四峰之旅。穿过金星村后的一片树林,一条蜿蜒的山路便出现在眼前。山路两旁密林成荫,不时传出阵阵清脆的鸟鸣。风呼呼地卷过林间,洒下一片清凉。随着坡度攀升,山路越来越窄,好不容易行进到平坦处,却被一块大石挡住了去路。几个队友手脚并用,率先爬上大石,远眺之际发出阵阵惊叹。不远处,一汪碧水镶嵌在群山之间,水面平静如镜,倒映着起伏的山峰和游弋的云朵。队友介绍说,那是东方红水库,是一座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大型人工水库。其坝体气势恢宏,如一道铁壁横截山谷,诉说着老一辈筑坝人战天斗地的火红岁月。

    继续前行,行至琴莳头半山腰时,山路突然变了样,不再是覆满泥土,脚下不时能踩踏到碎石,路边偶尔还能见到垒成灶台模样的碎石堆。原来那是一段古道,只是早已被藤蔓和野草啃得淡了形迹。几块青石板从腐叶里探出头,边角已被磨得圆滚滚的,石缝里挤出几条干硬的草茎,风过时簌簌地抖。

    无限风光在险峰。大自然把最神奇的一面都留给了不畏艰难、诚心拜访她的人。四峰之行的第一个惊喜是“鹰嘴石”。在琴莳头通往刘三妹的路上,几块巨石重叠在一起,兀然凸出于山体,状如老鹰张开大嘴。同行的驴友说,这是山神豢养的“护山鹰”,扼守着刘三妹峰的门户。如今这里已成了驴友必到的打卡点,常有登山者攀至石前,或钻进鹰嘴张开双臂摆拍,或静立其间听风掠过“鹰喙”时的呼呼哨音。

    过了鹰嘴石,一行人向刘三妹峰进发。刘三妹是一座海拔近700米的山峰,是四峰中唯一面朝台山的,远望如一娉婷女子,明眸皓首,温婉可亲。这里的山以石质地貌为主,亿万年来风雕雨琢,每一块岩石都留下了岁月的纹路。抵近峰顶,山势渐陡,手脚并用时,指尖触到粗粝的石壁,凉津津的。攀上刘三妹峰顶时,风突然大了起来,把队友们身着的冲锋衣吹得鼓胀胀的。刘三妹峰顶只有巨石,没有高大的植被阻挡,视野极为开阔。站立峰顶极目远眺,古兜山脉如巨龙横卧,群峰起伏间,银洲湖像一面蓝色的镜子,镶嵌在广袤的围垦水田之中,水天相接处,渔船如豆,缓缓划过绸缎般的湖面。传说曾有渔家女子在此放歌,歌声绕山梁,最后竟化为连绵山石。此刻站在峰顶,山风呼呼掠过耳际,恍惚间似有隐约的歌声自云端飘下。

    从刘三妹峰往下,便是“蛇形坑”,是一条横卧在蟾蜍头与刘三妹峰之间的狭长溪谷。溪谷内多阶梯状山石,相对落差极大,水流湍急,下跌时如银练垂空,飞泻而下时水花撞在岩石上碎成银星。说是溪谷,旱季时只见乱石铺底,偶有几丛蕨类植物从石缝里探出头来,像是山的睫毛;雨季时却判若两人,几大股溪流在此汇集、冲刷,形成了一条非常壮观的瀑布带和数十个深水潭。其中最有名的叫“跌死猫”瀑布,落差数十米,远听如雷鸣阵阵,贴近时凉意袭人。“跌死猫”这名字听着怪异,从字面意思是说,连最擅长攀爬的猫在这儿都站不稳脚跟。“跌死猫”三字,或许正是形容溪谷内流水奔腾的气势和不羁的野性吧。

    在乱石阵中穿行,沿溪谷深入,十步一潭,百步一瀑,棱角分明的岩块与柔美的溪水相依相偎,刚与柔在此处达成奇妙的和解。大小瀑布如琴弦垂落,有的如银链缠绕山石,有的如薄纱漫过岩阶,千回百转,姿态各异。最吸引人的要数那几个翡翠般的水潭,潭水深不见底,湛清碧绿,倒映着天光云影。偶有几片树叶飘落,在溪流中打个转儿,又被湍急的水流挟裹着往山下奔去。行至此处,暑气尽消,唯有清凉从足底漫至心间,让人忍不住想纵身一跃,在清冽的溪水中畅游一番。

    离开溪谷,一行人重回山路,正小心翼翼地走着,忽然眼前一暗,整个身子已没入了一片密不透风的竹林之中。这些竹子不过拇指粗细,却直挺挺地高过人头,枝叶相掩,遮天蔽日,落叶积了有尺许厚,踩上去沙沙作响。竹林里没有成形的路,走得异常艰难,全靠走在前面的队友用身体压出一条路来。穿过竹林,拇指峰赫然在目。拇指峰又名“童子拜观音”,是一座海拔700多米的石峰,山顶有巨石形似拇指,对面另有一块扁平的巨石如观音盘坐,神态肃穆。两石相对,有如童子虔诚叩首观音。阳光穿透云层,给“童子”和“观音”镀上了一层金边。石缝里钻出的几株野花开得正艳,给冷峻的石山添了几分温柔。

    山的虔诚是献给大地的,我们的虔诚留给了山,汗水和脚步就是我们的献礼。当我们一次次俯下身子,用手和脚去攀爬时,心中便会涌起对大自然神奇造化的无限崇敬和由衷赞叹。

    四峰之中最难爬的是望风朔。望风朔山势陡峭,坡度上升快,其峰顶有石排列阵,状如一只只巨兽逆风昂首,仰天长啸,故名“望风朔”。海拔800多米的山体如一道铁壁,石阶陡峭处近乎垂直,需拽着岩缝里的野藤借力。行至半山,忽然云雾四合,刚才还清晰的峰峦瞬间隐入白纱,大小岩石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未近其顶,已闻风吼,风在山梁间低沉地呜咽,似猛兽低吼。待好不容易登顶,云雾却突然散去,眼前豁然开朗。远处的银洲湖波光粼粼,近处的群山如浪涌般蜿蜒东去。站立山顶,头顶是飘逸的云朵,脚下是厚实的山体。极目四眺,满目苍翠,群峰逶迤,即刻就有了“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种豁达与豪迈,瞬间心无所系,有种云淡风轻的淡然感,而一路攀爬时的艰辛、劳顿,此刻都化作了胸腔里的浩荡长风。

    下到山脚时,夕阳已染红了天际,风停了,云雾也散了,露出望风朔高大嶙峋的轮廓。在苍茫暮色中回望,望风朔如一位静默的老者,将流动的风与变幻的云都拢在了它宽大的衣袖中,显得沉稳而又坚定。古兜四峰,用险峻的山路滤去了我们心底的浮躁,而我们把最诚挚的爱留在了深深浅浅的脚印里。如果把四峰柔和的山脊比作琴弦,我们则是琴弦上一个个流动的音符,用双脚在琴弦上欢快地歌唱。从金星村出发,沿着环线把四峰一一走过,时而攀上峰顶,时而降下山谷。细细想来,走的哪里是路,分明是把一段快乐时光,用脚步刻进了山山水水的呼吸里。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